地区生产总值达107.8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一、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甘肃省武威市第1位……一个个成绩单彰显过去一年民勤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2022年,民勤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聚焦“六个新武威”建设目标,紧扣“生态功能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结构改善、韧劲增强、速效兼取、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
实干的步伐总是值得梳理和盘点。
2022年,民勤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科学治沙植绿、从严管水节水、精准防污治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推动全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以生态环境高水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入冬以来,地处腾格里沙漠的民勤县沙嘴墩土圈梁区域寒风料峭,治沙工人和当地民众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用稻草压埋纵横交错的方格沙障,织起“草方格地毯”,为明年开春沙生植物梭梭生长建好“温床”。
“冬季相对春季来说风沙小,工费低,这时将‘沙障’压好,明年开春直接栽植梭梭、红柳,可有效加快工程进度。” 民勤县林草局林业工程师陶永明介绍说,沙嘴墩土圈梁区域冬季治沙工程是武威市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工程固沙部分,计划在该区域采用“稻草方格固沙+人工造林”治理模式开展工程固沙。
该项目是在民勤县前期防沙治沙的基础上,克服自然气候恶劣、立地条件差、水资源有限的现实困难,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抓重点、补短板、破瓶颈,以新技术、新方法、新路径构建和完善武威市中北部的防护体系,旨在将石羊河中下游打造成武威市乃至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典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
擦亮生态底色,护航高质量发展。
民勤县加快实施《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深入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行动,依托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点项目,完成人工造林3.2万亩、封沙育林草4.5万亩、义务植树225万株、通道绿化100公里,扎实推进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绿色成为民勤大地最靓丽的底色。
坚持地下水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工作方案、考核办法、水资源配置及用水总量控制方案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奖补方案,推广普及膜下滴灌、垄膜沟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全县农业灌溉用水总量较2021年减少1亿方、降幅22.9%,向青土湖生态补水增加33%、首次达到4000万方。
同时,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全面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全县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启动建设全流域美丽幸福河湖,实施“五赋两转一打造”工程,县城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建成投用,城区建成区无黑臭水体,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创建成果有效巩固。
美丽与发展共赢,“颜值”与“产值”兼收。民勤走出了一条具有民勤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绿”潮涌动绽华彩 产业发展攀新高
产业是发展之基、城市之本、富民之源。
民勤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强县域”行动为牵引,发挥比较优势,全面落实链长制,做足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现代农业扩规提质、绿色工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提档升级,以产业大发展促进经济大提升。
2022年12月,随着主变发出均匀稳定的蜂鸣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民红路新能源330千伏汇集送出工程间隔带电投运,为民勤红沙岗风光电基地清洁能源外送建立稳定输送渠道,有效推动民勤形成“风光核氢火”多能互补、“发输储用造”一体化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民勤民红路新能源330千伏汇集升压站项目是甘肃省“十四五”首批新能源项目的百万千瓦级光伏汇集站。该项目的建成,将民勤县“十四五”第一批50万千瓦风光电清洁能源汇集升压,“打捆”送出到国家电网消纳。“送出工程间隔带电投运,进一步加快了民勤乃至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通过电网联网运行,为电网电力来源提供均衡、优质、有效的补充,促进新能源发展与消纳。” 民勤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陈国斌介绍说。
立足“风光无限”资源优势,民勤县深入实施新能源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红沙岗碳中和综合创新试点规划,加快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积极实施新能源协同产业项目,航天日泽等3个存量项目建成并网,远景风机制造填补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空白,开工建设青岛天能重工等5个协同配套产业项目,初步形成“风光火氢核”多能互补、“发输储运造”一体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格局。
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推行“园区+基地”模式,建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25个、30座以上日光温室示范点2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3个。大力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141家,建成15万只肉羊精分割和10万吨蜜瓜饮料加工生产线。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推行特色农产品“统一包装、赋码监管、带标销售”,东坝镇人参果产业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民勤蜜瓜入选2022年“甘味”系列十大地方公用精品品牌。
同时,做优“沙漠风情”特色,大力实施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公航旅集团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合作,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景区景点品质,苏武沙漠景区入选“甘肃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名单,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
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服务成线。民勤在以产业“聚”变促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逐梦田园织锦绣 乡村振兴谱新篇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建设已实现良好开局,在农村产业富民、乡镇活力迸发的背后,乡村振兴如何发力?民勤乡村蝶变给出答案!
民勤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突出抓好有效衔接,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乔迁方觉新屋好,思源倍感党恩长。”近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湖镇下月村喜迁新居的村民石玉成把这副鲜红的对联贴在新家门框,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党和国家易地搬迁政策的感激之情。同样,在民勤县夹河镇朱案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社区,前不久也迎来首批住户,村民们在迁入的新民居中贴窗花、挂灯笼、吃安锅拉面,处处洋溢着祥和、温馨、和谐。
“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是一项事关生态修复与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之策。”民勤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马述宏介绍,2022年,民勤县准确认定生态敏感区,统筹人口转移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村组、重点人群,全力推进生态敏感区等群众搬迁。
民勤县坚持规划引领、以点带面,用足用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采取易地集聚收缩的模式,高标准建成集中安置点10个,875户群众告别旧房搬入新居。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化拆临拆危等八个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农户改厕717座,拆除残垣断壁4.9万平方米、危旧房屋2896间,乡村整体面貌显著改善。
同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逐级压实粮食生产及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40.18万亩、产量21.47万吨。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民勤纯种湖羊种羊场入选国家核心育种场。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节水示范点3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整治撂荒耕地2.16万亩,粮食安全更加稳固、更有保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高效运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发放“富民贷”及小额信贷7585万元,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到60.4%,农民经营性收入70%以上来自农业特色产业,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更加坚实。2022年民勤县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道路四通八达、产业生机盎然、群众安居乐业……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民勤绿洲次第展开。
民生实绩有“温度” 绿洲敞开“幸福门”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翻开2022年“民生档案”,民勤县聚焦民生,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幸福“加码”,交上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2022年夏天,老旧小区改造让民勤县东关社区居民收获满满幸福,修整园林绿化、安装门禁系统、更换路灯设施、改造排水管网……一项项务实举措让这个在城市变迁中失去光彩的小区脱下“旧衣”,焕发新活力,实现“逆生长”。“‘面子’好看 ‘里子’舒心,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浸透着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居民张国强说。
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堵”到“疏”,楼院由“乱”到“齐”,绿化由“粗”到“精”…… 旧址“新”家、风景无限,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提升。
同样,作为全县重点民生项目的民勤县文化体育中心即将建成投用。“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全县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科技展览和群众文艺需求,可以常态化开展文化演艺活动,提升文化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民勤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尹昌业说。
民勤县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供水管网、道路改造等按期完工,人防综合训练基地、殡仪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一难两乱”整治,新改建停车场6个,新增停车位963个。千方百计化解城镇住宅“登记难”问题,7853套登记房屋完成办证7644套,登记发证率达到97%。
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新增城镇就业2724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万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实施优化城区教育布局五年行动,一中综合教学楼等项目加快推进,“双减”成效持续巩固。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县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建成投用,13家基层医疗机构与县医院实现远程对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县康养医养中心开工建设,东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14个养老服务驿站建成运行。
认真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全面贯彻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涉疫药械和医药物资储备可满足群众日常就医用药需求。有序有效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全部正常生产建设,商贸服务业复商复市率达到100%,县内景区景点正常开放,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民生”跟着“民声”走,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着万家灯火,暖流涌动;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如今的民勤,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民勤高质量突破发展的时代答卷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