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延安之——荞面碗托

时间:2024-08-12 11:01:52

荞面碗托,是一种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的特色传统面食,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团”。碗托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浇上醋、蒜、特制不辣辣椒,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陕北的特色小吃--荞面碗托 。

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带泻痢腹痛上气之疾,气盛有湿热者宜之。近年来,现代医学界也认为食荞麦能降脂通血,对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鉴于此,种类繁多的荞麦食品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而吃荞麦面食品,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荞面碗饦,就是荞麦家族众多的食用方法之一。

荞面碗坨:其实在陕北只是一种及其普遍的走遍陕北的各个县城和乡镇,随处可见,到处都有,即登上了酒店的酒宴,又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充分说明荞面碗饦还是很受人们欢迎的。

荞面碗坨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荞面碗饦的制作方法有两种:

其一,荞麦面粉制法:将荞面用温水和成面团,放入盆内,然后用手蘸水反复揉搓,使其水慢慢的变为糊状,以拽起能吊成线时为准,然后才盛入碗中,上笼蒸越二、三十分钟即可熟,取出后在凉水中浸泡待用;

其二,荞麦糁子制法:将荞麦糁子放入盆内加水浸泡后,倒在案上擀成茸,再放入盆内,逐渐加入凉水,用拳头踩成糊状,用细箩过滤(面糊稀稠以能挂勺为好),然后将面糊盛入碗内,上笼旺火蒸越二、三十分钟左右即熟,出笼后置入凉水中浸泡待用。荞面碗饦在食用时先用刀将碗饦片成片,然后再切成条盛入碗内,调入用麻籽油炒过的葱花及芝麻酱、生姜末、精盐、酱油、食醋、芥末、蒜泥、油泼辣子等调味品,其味道和口感都很美,吃起来清凉酸辣、鲜美甘醇,很能激发人的食欲。

如将羊肝或猪肝炒成麻辣味道,拌着碗饦一起吃,那就会是另外一种味道了,颇具地方特色。这就是有名的“麻辣肝碗饦”,很受女孩子们的喜欢!赤日炎炎、燥热难耐的时候,吃一碗陕北的“荞面碗饦”,来两个油亮亮、金灿灿的“绥德油旋”,领略一下陕北风味的“中国式快餐”,会为你的工作和学习省出了不少的时间,更主要的是经济实惠、美味可口,让你省去了大热天不知道“该吃什么”的烦恼!

荞面碗饦是颇有故事的地方风味小吃,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受到西晋统治者压迫。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反晋旗号,从离石派大将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发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石勒军粮不足,派兵四处购粮,购回的粮食多为荞麦。粮食紧缺,兵士只能把荞麦磨碎熬粥喝。一次几个士兵外出,回来晚了,荞面粥已冷却成块,饥饿的士兵把荞面块切成条,随便撒了些盐,感觉味道还不错。这个意外发现,让他们很欣喜,于是把荞面切成长条,调以盐、醋、蒜泥,给石勒端去。石勒吃后,让厨房试做。次日厨房做好,军士饱餐一顿,精神大振,百姓尝后也觉新奇,模仿着去做,从此柳林碗饦千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