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隶属于安徽省,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是“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成员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787平方千米。
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段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号称云都,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是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5大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
宿州市下辖1区、4县,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69万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503.91亿元。[1]
2019年1月25日,宿州市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境内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境内就置有宿国、萧国等小国附庸于宋。宋国都城一度迁于宿地相山。
秦朝一统后,地属泗县郡、砀郡,置有苻离县、蕲县、相县、取虑、铚县、僮县等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革砀郡为梁国,设砀县。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砀县为节砀县,改苻离县为符合县。不久复原称。
更始帝更始三年(23年),封刘秀为萧王。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迁梁国于下邑,砀县属之。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析沛国置谯郡,以的“邑、相城、苻离等县属沛国,以铚县、蕲县等县属谯郡。
三国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追封曹熊为萧王,称萧国。太和六年国除。青龙二年(234年),复置萧县,属豫州谯郡。景初二年(238年),分沛国置汝阴郡,阳城废。
西晋惠帝无康五年(295年)砀山并入下邑县。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穆帝升平元年(357年),沛郡、谯郡陷于前燕。太和五年(370年),燕灭,宿地尽入前秦。大元九年,东晋北伐,夏宿地。义熙七年(411年),泗县地属南兖州,治夏丘。
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废下邑,置场郡,下设砀县、安阳两县。东魏武定六年(548年),改夏丘县为晋陵县,旋又改名泗州。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废安阳置砀山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复改临沛县为萧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3年),析夏丘县置虹县;武德六年夏丘县入虹县,夏丘县废。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虹县属泗州。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治虹县(今泗县),辖苻离县、蕲县和虹县;元和九年(814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宿州废;太和七年复置宿州,迁治今埇桥区。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于砀山县置辉州、砀山县属之。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砀山县属单州。后周世宗显得五年(958年),萧县属徐州武定军节度。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宿州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析虹县属零壁镇巡检司置零璧县,隶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县名零璧为“灵璧”。
金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城被黄水荡没,县治迁虞山保安镇(今属河南永城)。
元宪宗七年(1257年),迁回旧治。至元二年(1265年),废蕲县、临涣、苻离三县入宿州。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因砀山县屡遭水患,人口稀少废入单县。至元三年复置砀山县,属济州。至元四年,拨宿州属之灵璧县归泗州。至元十二年,复置萧县,属河南行省归德府。至元十三年,拨泗州属虹县入宿州。至元十七年复拨虹县属泗州,灵璧属宿州。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行故汴渠仍与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没,埇桥亦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宿州属江南左布政使,以宿州之灵璧属凤阳。雍正三年(1725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迁泗州于虹县,并虹县入泗州,初称泗虹州,后为泗州,原虹县降为虹乡。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2月16日宿州光复。
中华民国(1912年),宿州改称宿县,与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今宿州市所属区域先后沦陷。日伪、国民党、抗日人民政府三方政权并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日伪在苏皖北部设淮海省,今宿州市所属区域属淮海省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县级宿县市,旋废。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今宿州市所属区域相继解放,其分别属于豫皖苏边区三专署、六专署和江淮边区二专署、三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5日,江淮边区二专署并入三专署和豫皖苏三地委、六地委之一部合并,成立宿县专区,属皖北行署领导,下辖邳睢、睢宁县、泗阳县、淮宝、泗南、泗宿、泗灵睢、萧铜、灵璧县、宿东、五河县、永城县,砀山县、萧县、怀远县、宿西县、宿城市和盱凤嘉、洪泽湖工委、宿迁市共二十县级政权。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经过合并、调整后,邳睢,睢宁县、泗阳县、宿迁市归属江苏省管辖。宿县专区辖永城县、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泗洪县共九县。
1950年,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1950年,设宿城市,属皖北行署区。1953年,宿县专区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划归江苏省管辖,永城县划归河南省管辖。1953年,撤销宿城市。1955年,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划回安徽省宿县专区管辖。1956年2月,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下辖濉溪县、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共八县。1963年12月16日,宿东办事处成立,辖宿县专区宿县东部部分区域,所辖区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4年,析宿县、灵璧县、五河县、怀远县衔接处各一部,置固镇县。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7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1979年10月,析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区之一部置县级宿州市。1983年7月,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三县划归蚌埠市管辖。宿县地区下辖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宿州市计五县一市。[3]1985年7月15日,淮北市撤销宿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宿县地区宿州市管辖。1992年,宿县并入县级宿州市。1997年,宿县地区下辖宿州市和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4县,地区行署驻宿州市。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宿州市下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新设的埇桥区。[4]
宿州
位置境域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宿迁、徐州接壤,西至西北与河南省商丘、山东省菏泽毗邻,南与安徽省蚌埠、淮北相连。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787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宿州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中朝准地台区的淮北盆地一穹隆分区。丘陵地区基岩局部出露,岩性以寒武、奥陶、震旦纪白云质灰岩为主。含有部分页岩、砂岩、石英岩。由于受多次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多支离破碎、裂隙溶洞发育,透水性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较广,岩性为粘性土,砾石及砂。区内构造有东西的构造带、新华夏构造带、弧形构造带、南北向构造带。自南向北有蚌埠、固镇、沛县三个东西向隆起,隆起之间为相对的凹陷区。宿县北部的苗安、灰古至四铺一线,有东西断层,此断层对淮北水文地质条件起着控制作用。断层以北的相对上升区,为基岩地下水强径流交替带,断层以南基岩地下水降径流滞缓,水质水量较北部有明显差异。
地形地貌
宿州市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地貌要素的差异较大,大体上可分为丘陵、台地、平原三大类型。
丘陵
丘陵主要集中分布在濉河以北,面积59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1%,丘陵地的基岩除极少数为酸性和基性岩浆岩外,主要为震旦纪—奥陶纪的石灰岩及少量砂岩、页岩。水热条件虽不足以使灰岩发育成大规模的喀斯特地貌,但崎岖石牙和小型溶侗发育相当普遍。高丘: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的京沪铁路两侧,海拔高度一般为200至250米,少数高达250—395米。其发育受褶皱构造的影响,成带状;由于灰岩岩性较坚硬,难破碎,其坡度多在25度上下,从而使陡坡高丘与缓坡高丘相互交叉存在,其残积、坡积物除山麓部分能连片较厚外,一般仅呈鸡窝状。基岩裸露地占有很大比例,故其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利用。低丘: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宿县东北部和灵璧九顶、渔沟一带。海拔高度一般为100—200米,只有黑峰岭才略超过200米。低丘基岩虽然亦以灰岩为主,但坡度一般在25度以下,坡积、残积物较厚而连片,林牧业利用条件较好。
台地
台地主要分布于丘陵地的四周,面积292平方千米,占宿州市土地总面积的2.9%,台地根据其台面组成的物质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剥蚀堆积台地,其地面先被夷平,后抬升,再经剥蚀堆积的台地,主要紧挨丘陵分布,分为二级,第一级台地高出洪积扇、洪积平原或砂姜黑土平原,或黄泛平原5米左右;台面堆积物主要为黄色粘土,属坡积物;台面坡度一般多在5度以下,切割深度常可达3至5米;第二级台地,高出于第一级台地2至5米;台面堆积物主要为红色粘土,属于残积、坡积物。台面坡度一般多在5度以上,切割深度常可达5米以上。剥蚀堆积台地由于地势较高,而土层又粘重。故其易旱,水土流失也较严重。二是沉积台地,主要分布于泗县东南的墩集一带,分为二级,一级为高出于平原5米左右,台面较窄,但平坦,组成物质主要为综黄色粘土,含钙质结核和铁锰结核;第二级台地高出第一级台地,也在5米左右。这级台地台面广,亦较平,但可偶见土状突出物。台面组成物质主要为黄色、黄褐色亚粘土,并含有大量的钙质结核和铁锰结核。
平原
平原是宿州市地貌中的主体,面积8897.0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1%。以五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的比降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缓倾斜状;各地的中、小地貌形态及沉积物的性质又各自迥异,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洪积扇和与洪积平原。由丘陵地区河溪的洪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洪积扇及由洪积扇联合组成的洪积平原,面积260平方千米。存在于丘陵间和丘陵、台地的边缘,但由于其形成时间长,且覆盖于砂姜黑土之上,为一种现代沉积,故土质较肥,为丘陵地边缘的重要耕作地。
二是黄泛平原:黄泛平原是因黄河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起多次溃堤决口改道南泛所形成,面积5657平方千米。由于黄泛平原的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可溶性盐类的含量较多,所以地表易于盐化、碱化。根据地貌分类,又分为黄泛高滩地、黄泛决口扇、黄泛缓坡地、黄泛洼地等四种类型。
三是黄泛砂姜黑土平原,主要分布于市境南部,即宿县、灵璧、泗县的南部,面积2980平方千米。砂姜黑土平原由于它一方面既以七千五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比降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方面又自河岸向河间地区微凹,故又称为缓倾斜微凹平原。由于在这里有多条淮河支流平行穿过,地面被分割成多块而位于两河间,故又称为河间平原。砂姜黑土平原所发育的土壤为砂姜黑土,根据其成因,又可分为河岸高地、河间洼地、缓倾地。
山脉
宿州市濉河以北地区的萧县、宿县、灵璧、泗县部分,分布着绵延的岛状低山残丘,属于淮阳山脉余脉,系古生代构造带。在250万年前开始的新构造运动中,为缓升降交替区,大部分地区沉陷,少数地区相对隆起而形成。高度多在200米左右,最高的大官山在萧县境内,海拔395米。
气候特征
宿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降雨适中,但往往因为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
气温
宿州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4℃至14.5℃,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0.6至1.0℃,小于-10℃的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每年0.8至5.8天,小于或等于-20℃的极端最低气温约十年一遇。7月平均气温为27.2至27.6℃,大于或等于35℃的最高气温为每年14至18天,大于或等于40℃的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为0至0.5天。气温年较差一般在26.5至28.1℃,平均日较差9.1至10.7℃。
日照
宿州市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4.1至129.4千卡/平方厘米年之间,全年日照时数为2322.9至2471.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60%,日照时数和百分率由南向北同步增加。
降水
宿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774至896.3毫米之间,其地理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年降水总量虽较充沛,但各季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一般春季降水量136.1至180.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8—26%。春雨年际间变化较大,相对变率在35—45%,春播期的4月,各地降水往往仅占全年降水量的8%左右,因此,常常出现春旱。夏季降水高度集中,历年平均为449.1—500.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至60%。秋季降水量在141—159.1毫米之间,变率亦在30—40%之间。冬季雨雪较少,一般在45.6—60.1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7%。其相对变率在35—50%之间。个别年份雨雪多时可达100毫米以上,少时仅几毫米。
2016年,宿州市降水量1058.6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6.0℃。极端气温最高37.7℃,极端气温最低-12.1℃。全年日照时数1909.3小时。[5]
水文概况
宿州市属淮河流域,全市有主要河道70多条,分别属于黄河、淮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浍河、沱河、解河、濉河、奎河、萧濉新河、新汴河、废黄河、闸河、萧濉引河、阎河、孤山河、灌沟河、股河、唐河、浍解河、方河、新河、郎溪河、欧河、新霞河、倒流河、洪河、减河、洪减河、大沙河、王引河、龙河、积谷河、岱河、利民河、湘西河、毛河、港河、萧濉运河、三龙支河、石梁河、龙河、潼河、老濉河、小黄河、小凄河、新濉河、新沱河。
土壤类型
宿州市土壤共有6个土类,12个亚类,26个土属,近70个土种。就地貌类型,成土原因和地域特征,可分为三大土区。
低山残丘土壤
包括黑色石灰土、山红土、山黄土、山淤土等,习惯称为山地土壤。大多分布在萧县东南部和宿、灵、泗县的中、北部。
黄泛平原土壤
只有潮土一个土类,习惯称为沙淤土,集中分布在黄河故道及汴河以北,土种比较多,主要有沙土、淤土、花碱土、两合土等。
河间平原土壤
共有2个亚类,七个土属,18个土种,主要是砂礓黑土和零星分布的坡黄土。
植物资源
宿州市树种有53科270余种。天然林仅存于皇藏峪和大方寺、秦山等地区,计有140余种。上层木有黄檀、青檀、黄连木、栓皮栎、五角枫、椴、黄桢,并有楝树、山槐、大果榆、枫杨、八角枫等。小乔木层,林下灌木主要有鸡麻、卫茅、山胡椒、五加、小叶鼠李、二色胡枝子等。村庄附近,道路两旁常见树种有侧柏、水杉、榔榆、刺槐、槐、臭椿、香椿、苦楝、泡桐、梓楸、小叶杨、旱柳、银杏、桂花、白榆、大官杨、梧桐等。常见灌木有腊条、杞柳、紫穗槐等。
宿县市有中药材236科1065种。其中植物药材162科893种;动物药材74科115种;矿物药材9种;其它类药材84种,主要品种有紫苑、薏米、荆芥、芦巴子、红花、莲心、芡实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有半夏、元胡、百合、贝母、金银花、芋肉、杜仲等。
水生植物有9科11种,主要有马来眼子菜、苦草、金鱼藻等。水生经济作物有芦苇、藕、蒲草、菱白等。
动物资源
宿州市野生动物有獾猪、獾狗、狐狸、野猫、黄鼠狼、野兔等。
鸟类有鹰、雁、白鸳、鸳鸯、灰鹤、斑鸠、鸽、雀、燕、鹊、鹌鹑、黄莺、画眉、鹑鹰、猫头鹰、百灵、布谷鸟、鸬鹚、鸦、托白练鹪鹩、鹩鸽、雉等110多种。
鱼类有7目15科49种,主要鱼种有草鱼、鲢鱼、青鱼、鳙鱼、鲤鱼、鳝鱼、泥鳅、鳜鱼等。底栖生物11种,有螺、蚌、水蚯蚓等。还有中华新米虾、秀丽虾等类和蟹、龟、鳖等。
矿产资源
宿州市有矿产资源28种,其中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17种,现已开发利用的有11种,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保有储量大,主要矿产地分布集中。其特点:一是矿产种类多,潜在价值大。发现的矿产有煤、煤层气、铁、铅、钾、白云岩、石灰岩、石英岩、硬质高岭土、耐火粘土、瓷石、金刚石、矿泉水等;已查明储量的有煤、铁、铅、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硬质高岭土、耐火粘土、瓷石、饰面石材等。大宗矿产为煤炭、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硬质高岭土、瓷石、铁;有找矿前景的为石油、天然气、金刚石、含钾类岩石、石膏、金、铜、铅、石灰岩类观赏石、矿泉水等。二是矿产分布广,优势矿产储量大。白云岩、大理石(饰面用灰岩)、耐火粘土位居安徽省第一,瓷石居安徽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