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战国时期属于哪个国家?河南为何总是被黑?看看2000年前古人的评价,难道真的冤枉河南了

时间:2024-08-01 15:32:14

作为被误解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经常遭受网络传播的负面评价。流传的顺口溜声称“十个河南九个骗,总部设在驻马店;要说最能干,还是驻马店,人家的杀人犯个个都单干;新乡的帅哥,鹤壁的狼,洛阳遍地是流氓。”即使只是一个段子,它的伤害力也很大!但你知道吗?实际上,河南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被误解。

在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时代,才华横溢的人们都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卓越成就。其中之一就是韩非子,他不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是古代“地图炮的开山鼻祖!”他在《韩非子》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作为河南人的言辞风格。

在战国时期,河南地区主要由郑国和宋国组成。典故“郑人买履、郑人乘凉”直接暗示了郑国人的愚蠢。而“买椟还珠”描绘了一个无法区分主次,被骗的“冤大头买家”,同样是郑国人。而“守株待兔”、“智子疑邻”、“揠苗助长”等则是描述宋国人的小故事。

韩非子对人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因为在七国争霸时期,郑国一直是弱小的一方。战国初期,郑国彻底被击败,而宋国稍微强大一些,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到了战国时期,宋国的势力衰落,逐渐失去影响力。这正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当一个国家力量减弱,自然会成为笑料,毕竟不用担心报复。


但令人困惑的是:韩非子本人是战国末期韩国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新郑市。这是否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呢?好吧,让我们穿越回来,再来看看现在的河南。

河南为何招来如此多的负面评价?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黑河南呢?实际上,归根结底,一个字:贫穷!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开放的时期,当时河南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极度不平衡。因此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向全国各地。至今,河南仍然被冠以“乞丐省”、“民工省”的称号。

其次,河南人的素质也是问题所在。事实上,河南人的口碑并不总是如此差劲!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有劳动力外流的情况。像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的人大多流向了珠江三角洲或长江三角洲地区。然而,河南人选择了其他地方,不仅南方地区,还有北方的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等地都能看到河南人的身影。

于是,各省区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河南人进行交流。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摩擦难免发生。如果再受到媒体过度放大,河南人很容易被“贴标签”,长此以往,河南人没有素质的刻板印象就在大众心中根深蒂固。


对此,我想说: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我们不能仅凭少数案例来评判整个省份,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搞连坐呢?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大家都理解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河南老乡的口音!当然,我尊重任何地区的方言,请事先明确。但在生活中,有很多河南女孩不敢开口说自己的方言,因为外人会嘲笑她们,用戏弄的语气对待她们。其实,河南的朋友们无需因为自己的方言而感到自卑!


因为在封建时期的中原地区,河南话可是官方认可的普通话!简单说,如果你想交流,就得先学好河南话!虽然河南人多年来无辜受指责,但他们仍然默默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河南卫视在各大晚会中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令人赞叹不已。看到这些表演后,人们惊叹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虽然河南在网络暴力方面从未胜过,但这个宝藏大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文化崛起上不容小觑!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中心。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使得河南成为中国经济、政治和交通的中心,并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等举世闻名的中华古都。正是由于这片土地的孕育,河南涌现出无数的名人墨客:古代有代夫出征的花木兰,近代有刚烈不屈的杨靖宇,体坛有为国争光的邓亚萍、刘国梁,娱乐圈还有绝代风华的林青霞、赵雅芝等。这些人物都是备受尊敬的伟大人物。在批评河南之前,我们不妨先想想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吧!


此外,根据2021年我国城市GDP百强榜显示,河南省有足足7个城市上榜。其中,郑州、洛阳和南阳的GDP分别达到了12691亿、5447亿和4342亿元,增速更是达到4.7%、4.8%和9.0%。同时,河南省正在逐渐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工业大省,发展前景可期!


有人可能会说,河南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值得一去的景点的沙漠。我想说的是:那你可真是孤陋寡闻了!难道你没听说过龙门石窟吗?龙门石窟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另外,在全世界流传着一个说法:中国人都会武功。这与河南也不无关系,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嵩山少林寺!许多外国友人选择跨海而来,游览此地。最后还有黄帝故里,作为华夏儿女,怎能不去感受一下这个寻根拜祖的圣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