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招标是指招标人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到逃避招标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避招标的方式:
化整为零规避招标
将依法必须招标的一整个项目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均未达到依法必招的条件,从而不进行招标。
以暂估价形式列入总承包项目中,后续不招标
招标人将可以明确报价的项目,以暂估价的形式列入总承包项目的招标中,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总承包商后,不再对这部分项目进行招标。
肢解工程规避招标
建设单位将造价大的单项工程肢解为各种子项工程,各子项工程的造价低于招标限额,从而规避招标。
“大吨小标”方式规避招标
通过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最后按实结算。
打项目的时间差规避招标
先将部分工程(如操场跑道)拿出来议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再增加其他工程(如篮球场),从而规避招标。
限制信息发布范围或不公开发布信息
在信息发布上做文章,限制信息发布范围或不公开发布信息,以规避公开招投标。
多头挂靠搞围标
一家施工单位(包工头)挂靠数家施工企业参加投标,通过编制不同的投标方案拦网围标,排挤其他投标人。
附属工程规避招标
认为只要主体工程招标了,附属工程就不要招标,从而规避招标。
项目计划外的工程规避招标
计划外工程从一开始就没有按规定履行立项手续,因此招标投标无从谈起。
施工过程中矛盾大的工程规避招标
建设单位为了平息矛盾,违规将工程直接发包给当地村民。
这些行为均违反了《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上述手段规避招标。建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招标活动,确保公平、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