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数据来看,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更是高达14.9%,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这说明老年人口的增加是不可忽视的趋势,提高退休年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专家们提出的提高退休年龄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养老金体系的压力,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系统可能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

延迟退休!说是这玩意儿能提高养老金待遇,话题一上线,不过还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是啥让大伙对延迟退休这么反感呢?
1. 灵活就业的“小老板们”的社保压力
先说说那些灵活就业的“小老板们”,延迟退休就等于延迟缴社保。问题是,这帮“小老板”的收入经常不稳定,延迟退休可就意味着更高的社保缴费,这可把他们给吓坏了,担心啊,这一延就得拼命赚钱来交社保。(最开始叫失业后面改成待业又变成灵活就业,最新好像叫做待富人区,我真实信了你的邪)

2. 体力劳动者的苦恼
再看看那些体力劳动者,随着年纪增大,体力和耐力可不像年轻时那么充沛了。延迟退休对他们而言就等于是在逼着加班,这让他们真是受不了。工作难度增加,强度更大,咋受得了呢?

3. 失业的危机感
年纪一大,找工作是不是越来越难了?是的,这就是大龄失业的危机感。虽然延迟退休能多领点养老金,但失业的风险也就变大了。对于那些工作不太稳定的人来说,一失业就得花大力气找新工作。

4. 重压下的身体健康
老了,身体总是不如年轻时好。有些人可能还患上了各种慢性病,这时候继续工作可就是在增加身体负担。他们担心延迟退休可能会加速身体的恶化,让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差。
5. 命短领不到钱
有些年纪大的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寿命问题,生怕自己等不到退休年龄。如果延迟退休政策让他们不得不多干几年,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生命被耽误了,错过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
解决这问题,政府和社会可不能坐等,得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提高养老金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给灵活就业人员更多支持、促进就业机会平等,还得加强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只有这样,咱们大家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延迟退休政策,毕竟老了以后也得有个好下场。
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这个规划的时间范围可是从2021年到2025年,意味着2025年之前咱们说的这个延迟退休会成为大势所趋。
别以为它放下了,2021年还搞了个社会征求意见,2022年江苏省已经开始领头实施,2023年的方案也准备好了,就差时机公布了。这可不是个玩笑,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总的来说,延迟退休这个词一提,好多人都心痒痒,生怕影响了自己的退休计划,特别是那些快要退休的人。
事情往往都是两面性的,有不想延迟推究的就会有人想要延时退休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某某集团的领导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糊口,更是一种权力、荣耀和价值的象征。所以,这拖延退休的呼声也是蛮高的。既然这些人退步下来,那么年轻人就升不上去,这样导致高层岗位越来越难进,那底层岗位肯定就成了香饽饽。这时候,说不定有更多的精英大学生争着要那些岗位,不过,能进去也未必好晋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