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菜竟“暗藏危机”?苏州医生送上防护指南

时间:2025-04-01 20:18:00

春意已浓,田间地头的野菜纷纷冒出新芽,荠菜饺子、马兰头拌香干等时令菜肴成了餐桌上的“宠儿”。野菜因“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备受青睐,但不少人在大饱口福后经太阳一晒,却遭遇了皮肤红肿、瘙痒甚至起疱的困扰。为此,苏州皮肤科医生提醒市民,灰菜、野芹菜、马齿苋等常见野菜中富含“光敏性物质”,若食用后未做好防晒,极易诱发光敏性皮炎,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务必引起警惕。

吃野菜竟“暗藏危机”?

近期部分市民出现过敏

张女士是个野菜爱好者,每到春天,总会去郊外采摘各种野菜。上周,她摘了不少苋菜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苋菜宴。第二天,张女士外出游玩,在阳光下待了几个小时后,晚上就感觉脸部和手臂皮肤瘙痒难耐,还出现了红斑和肿胀。她起初以为是普通的晒伤,没太在意,可症状却越来越严重,甚至起了水疱。张女士赶紧前往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经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光敏性皮炎,而“罪魁祸首”正是她前一天食用的苋菜。

时令野菜。记者 李静摄

无独有偶,李先生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品尝了朋友带来的野芹菜。聚会结束后,李先生外出办事,在户外待了一下午。当天晚上,他的颈部和手背就出现了大片红斑,还伴有强烈的瘙痒感。李先生以为是接触了什么东西过敏,自行涂抹了一些药膏,但症状并未缓解。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来到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饮食和活动情况后,判断他是因食用野芹菜后受紫外线照射引发了光敏性皮炎。

这些野菜易引发皮炎

出现这些症状务必当心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晶晶介绍,光敏性皮炎是一种因皮肤接触光敏性物质,再经紫外线照射后引发的炎症反应。那么,常见的易引发光敏性皮炎的野菜有哪些呢?李晶晶表示,荠菜含有少量呋喃香豆素,对于敏感人群来说,食用后可能会增加光敏性皮炎的发生风险;马齿苋的光敏物质含量较高,食用后引发光敏性皮炎的风险相对较大;苋菜,尤其是红苋菜,部分人食用后也容易出现光敏反应;蒲公英、灰灰菜、野芹菜等部分品种也含有光敏成分,食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光敏性皮炎的症状较为明显。市民在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会出现红斑、肿胀,并伴有瘙痒感。严重时,还会出现水疱、脱皮等现象,其发作时间通常在食用野菜后的数小时至2天内。

李晶晶为患者治疗。记者 李静摄

如果不幸出现了光敏性皮炎,也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过野菜汁液的皮肤,以减少光敏物质的残留。若出现轻微红肿,可用冷毛巾敷患处10至15分钟,以缓解症状。也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者外涂炉甘石洗剂。但如果出现大面积水疱、发热或头晕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抓挠患处,以防感染。

如何预防光敏性皮炎?

皮肤科医生送上防护指南

那么在春季,市民该如何预防光敏性皮炎的发生呢?对此,李晶晶给出了详细建议。首先,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对于那些高风险的野菜,一次食用量最好不超过100克,并且要避免连续多日食用,以减少光敏物质的摄入。

其次,烹饪前对野菜进行恰当处理十分关键。市民应该将野菜进行焯水,将其放在沸水中煮1至2分钟,因为高温能够破坏部分光敏物质的结构,使其活性降低,进而减少对人体皮肤的潜在威胁。

再者,做好防晒保护工作是预防光敏性皮炎的重要环节。在食用野菜后的24小时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我们可以戴上帽子,为头部和脸部提供遮挡;穿上长袖衣物,保护手臂等暴露部位;或者涂抹防晒指数30以上的防晒霜,为皮肤增添一层保护屏障。

此外,特殊人群更需格外警惕。过敏体质者本身对多种物质较为敏感,食用含有光敏物质的野菜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更高。而患有红斑狼疮、皮肌炎、日光性皮炎等具有光敏性皮肤疾病的患者,其皮肤状态本就较为脆弱,食用野菜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光敏性皮炎。因此,这些人群在食用野菜时需格外谨慎,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为患者诊疗。李静 摄

除了以上预防措施,李晶晶还给出了一些安全食用提示。不要采摘不认识的野菜,以免误食有毒品种,如毒芹、曼陀罗等。同时,在食用野菜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胡萝卜等,助于减轻光敏反应。

“野菜虽好,但健康更重要。大家在享受春日野菜美味的同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和防范光敏性皮炎,做好预防工作,别让光敏性皮炎扫了吃野菜的兴致。”李晶晶提醒市民。

(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 文/摄/视频)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