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父亲的骄傲

时间:2025-04-02 14:06:00

文|王玉革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十五个春秋了。

记得当年我高中辍学回家,父亲的脸上瞬间增添了许多沧桑,他喃喃地说:“考不上学就跟着我学瓦匠吧!”在农村,有一支自发组织的盖房施工队,父亲便是其中的一员,同时还兼任会计。就这样,我踏上了跟随父亲劳作的道路。当时我还不到十九岁,身体单薄,根本受不了搬砖的苦楚,常常暗自流泪。父亲看在眼里,只能摇头叹息。

由于东家(雇主)不管饭,我们只能到路边小店买饭。那天,我们买了两碗馄饨。父亲心疼我劳累,不断从他的碗里舀馄饨给我。我不好意思,便让来让去,引得旁人侧目,让我羞愧难当,气鼓鼓地吃了几口便离开了。等我回去时,父亲自己吃完了馄饨,又给我买了两个馒头。这件小事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父爱的真挚与生活的不易。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刚刚实行包产到户,农活全靠人力,无农事时还要外出打零工。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太难了。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时常抽着手卷的旱烟,长时间与母亲无言以对。

临近年关的一天,父亲带着他的好友——村民兵连长来到家里,商量着让我去当兵。考虑到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况且年纪还小,奶奶和两个姐姐都反对,母亲也十分纠结。然而,父亲和我都怀着一个当兵的梦想。在父亲的不断说服和鼓励下,我犹豫、迷茫又留恋地踏上了当兵的道路。

入伍后,每当我在部队立功受奖时,都会写信告知父亲。父亲总会找机会在村里炫耀一番,并在回信末尾叮嘱我要在部队好好干。我参加军校考试后,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全村就已经知道我考上了军校。“如果孩子没考上,你脸往哪搁哟!”母亲数落着父亲。而父亲则斩钉截铁地回答:“我的孩子我知道,他一定行的!”

过年回家探亲时,我去长辈家拜年,想要换下军装穿上便服,父亲却不允许。他说:“穿着军装多好,显精神!”多少年来,只要回家探亲,我就已经习惯穿军装。直到部队新条令颁发,要求出差休假要穿便装,我才向父亲说明情况,换上了便服。我理解父亲的心情,更明白他也有一个从军梦,而这个梦想在我身上实现了。

父亲临终前,我休假陪伴在他床前。由于肺癌的折磨,他憋得喘不上气来,眼睛瞅着我,指了指陪在床前的母亲和两个姐姐。我含着泪水答应父亲会照顾好她们,父亲轻轻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父亲走得匆匆,却也走得从容。他活了不到70岁,辛苦地把孩子养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后,却没有跟着好好享福。

父亲的一生虽然平凡却极为好强。在生活困苦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竭尽全力维持着这个家,没让我们挨过饿。包产到户后,他精心耕种庄稼,收获粮食有节余,并在农闲时外出盖房打零工挣钱。在村里,我们也算是富裕人家,然而,在父亲内心深处有着传统的观念——光宗耀祖。直到我军校休假归来,他带着我挨家挨户串门拜访亲戚时,从别人羡慕的眼神中,他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每次我邮寄钱回家时,父亲都会逢集去镇里取钱,并在遇见熟人时炫耀一番,说孩子给钱了。这种好强的性格虽然被母亲和两个姐姐的多次劝说,但他总是笑着说:“我控制不了自己啊,就想说出来。”

父亲走后这些年里,他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时刻提醒我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教导——要好好干!为自己,也为父亲!让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