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话融合 | 这个为爱“登陆”的台湾青年感慨: “不设限的人生帮我找到幸福!”
时间:2025-04-02 17:58:00
“我想告诉大家,两岸都是有温度的社会,两岸同胞人同此心。”
——陈咏钦
△陈咏钦在大连参加两岸青年龙舟赛(受访者供图)
随着天气转暖,大陆各地春和景明,两岸青年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动热络起来。目前生活在大陆的不少两岸婚姻家庭,小夫妻们就相识于一段两岸文化或教育交流之旅。台湾青年陈咏钦和他的大陆太太,就是他们中的一对。2012年,刚走出大学校园,陈咏钦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从大陆到台湾淡江大学做交换生的一位大连女孩,即他现在的太太。“她当时到台湾交换的时间是半年,我们认识时,她的交换生活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但这并没妨碍这对年轻人一见如故。“她给我的印象是大大咧咧,非常直爽,那时就觉得——哇,真不愧是东北姑娘!”陈咏钦说,他喜欢这位女孩身上的透亮劲儿和东北姑娘性格上的豁达,觉得他们俩在一起干什么都很合拍,“等我太太交换期结束,我们就和其他两岸情侣一样选择了异地恋。”时光向前拨动十余载,彼时智能手机在大陆刚刚普及,微信也才投入使用不久,“当时我们研究了好久,用什么通讯软件能让两个人联络更顺畅,我听说大陆这边习惯使用QQ,就学着用QQ和女朋友联系。”陈咏钦回忆说。作为彼时在台湾电子类企业做软件工程师的陈咏钦,工作异常忙碌,“大概有3年的时间,我们就像牛郎织女一样,一年基本只能见一两次面,其余时间全靠通讯软件维持联系,现在想来真的是靠我们对这份爱情的美好向往,让我们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2015年8月,陈咏钦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牛郎”第一次来到了大陆“织女”的家乡——美丽的东北海滨城市大连。尽管从台湾淡水飞到大连的航班需经停上海,前后航程要7个小时,同时作为大陆比较靠北的海滨城市,大连的气温和亚热带气候淡水比要寒冷很多,“海边的风吹到脸上硬硬的”,但陈咏钦却在这里找到一些熟悉的“台湾味”,“大连饮食很多与台湾相似,这些都让我找到熟悉的感觉!”2016年,经历4年从热恋到相知,越来越找到“家人”的感觉,陈咏钦决定和女友“谈婚论嫁”。陈咏钦说,一开始对于自己要和大陆女友结婚,台湾的家人并不是很同意,“因为他们都对大陆了解不多,有些担心我一个人来这边发展会不会不安全,但是经过我不断给他们看我来这边旅行的视频,给他们讲我在这边交到的好朋友,加上2015年女友一家还邀请我爸妈来大陆旅游,慢慢地他们也越来越认可我来到大陆发展。”2018年4月,陈咏钦正式为爱“登陆”,他应聘到大连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经理,和女友也举办了婚礼,成为一名常住在大连的女婿。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正落脚大陆后,陈咏钦融入大陆生活花了多久时间?当记者问及这个问题时,陈咏钦答得真诚,“其实一开始不是很顺利,作为一名之前对大陆没有太多了解的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由于大连属于台湾同胞常住人口相对较少的城市,彼时陈咏钦去应聘时,企业主对如何给台胞员工办居住证等入职手续都比较陌生,“我记得当时有几家公司虽然在面试的时聊得都不错,但后续公司考虑到给我办相关手续很繁琐,就没有录用我”,最终还是在当地台办与台协的帮助下,陈咏钦才找到一家台资企业担任区域销售经理,“这样才算把自己落在了大连。”尽管开局经历了一些波折,但陈咏钦也有意外收获。因为工作关系,那几年要经常到大陆各地出差,因此他结识了大陆多地的合作伙伴,“跟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有几位一直保持着联系,成为了好兄弟。”陈咏钦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次在河南的一家工厂,晚上下了班陪厂里的一位伙伴也是当地村子的老乡在乡间小路散步,这位伙伴问我:“小陈,你以前在台湾念书时,有想过将来会到大陆工作吗?是不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会到我们这个村子?”陈咏钦说,现在想来,从2012年认识大陆女生,为爱跨越海峡,进而到大陆长居,一切都像是做了个梦,“但这就是这个梦的迷人和人生不能设限之处。我念书的时候不要说没想过要到大陆发展定居,甚至在计划旅游目的地时也不会特别想到要来大陆旅行。可是现在你再看,大陆的发展可比台湾快多了,这里的风土人情,比我去过的很多地方要美很多。”几年前,陈咏钦离开了原工作单位,无意中却走进了自媒体行业。“那几年公司工作业务比较少,有一天再跟大连的几位朋友喝咖啡聊天,我说大家一起把大连好玩的地方开发一下,顺带分享给朋友吧。”就这样,陈咏钦意外地成为拍摄大连旅游短视频的博主。2022年5月,“台湾小小在大连”抖音账号应运而生。在第一期视频里,陈咏钦以一条简洁的“首秀”开场白——“我来自中国台湾,刚到大连生活不久,接下来我会以Vlog的形式,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大连生活的点滴”,当次收获了400余条大陆网友的留言回应,“说实话,网友们给予我如此热情与友善的反馈,还是让我有些意外和感动的。”陈咏钦说。翻看陈咏钦的抖音号,内容涉及很多,有满足两岸网友基于两岸吃穿住行好奇心层面的“台湾早餐吃什么”“南方人第一次在北方吃杀猪菜是什么体验”“台湾人来大连住海景酒店是什么感受”等话题,也有希望借助短视频节目,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视频短片,如“台湾人陪大陆朋友一起献血”。经营自媒体,当然不会只收到点赞。两年多来,陈咏钦同样也遭受过始料未及的负面留言。他举例说,自己曾拍过一条关于大连公园很漂亮的短视频,在片中他随口感叹了一句,“在东北还有环境这么好的公园”,结果这条短视频播出来,就被一些网友批评“一个台湾人怎么那么有优越感!”看到来自网友的负面评价,会如何处理?“开始不行,会难受好久,就觉得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后来在几个大陆朋友的开导下,想通了。任何人做新媒体,都会收到正面和负面评价,但作为账号主理人自己要内核稳定,学会与网友沟通,学会改进自己。”做自媒体人两年多,如何看待这份“事业”的前景?对未来又有什么规划和期许?陈咏钦给出的答案是,他相信“流量密码”,但他始终对拍什么内容有自己的追求。“我其实清楚地知道,做什么标题、什么内容的节目,更吸引人。但我还是想坚持做这项事情的初心,希望借由自己的节目,能让两岸普通民众增进对彼此生活的了解,希望两岸同胞不要活在对彼此的想象中,我想告诉大家,两岸都是有温度的社会,两岸同胞人同此心。”在陈咏钦看来,自己做自媒体目的是传播两岸讯息,促进两岸同胞多了解多沟通,但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项全职工作。今年,陈咏钦成立了一家从事铁轨配件出口的外贸公司,对于兼职做自媒体,陈咏钦说,“就是通过分享一些内容想告诉台湾青年朋友们,大陆很多地方宜居也有发展的机会,让大家可以过来看看,这就是我拍很多有关大连的风景视频希望传递的讯息。”
记者:修菁
通讯员:林犀
文字编辑:修菁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