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宝莲 每经编辑:董兴生
时隔两个多月,立方数科(300344.SZ,股价8.9元,市值57.11亿元)再次收到安徽证监局出具的《监管关注函》。4月2日晚,公司公告披露了这一事项。
关注函对立方数科两大事项提出关注。一是公司未对智能软件产品业务和2024年新增超立方智能硬件产品业务等开展自查,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需立即整改。二是关注公司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涉及AI一体机相关问题的信披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4月3日上午,关于公司的产品归属与业务模式,立方数科证券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体机是归公司所有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都有。公司GPU服务器、通用服务器等产品采用的销售模式需进一步核实。
4月3日,立方数科股价收盘下跌14.75%。

被指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
安徽证监局此次主要对两大事项提出监管关注。
第一,公司未对智能软件产品业务和2024年新增超立方智能硬件产品业务等开展自查,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需立即整改。同时严格按照证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真实准确披露2024年年报。
第二,近期,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回答了投资者关于公司微信商城出售的AI一体机等相关问题,需结合一体机在微信商城销售为零的情况说明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影响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及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虚假信披等违法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1月22日,立方数科也收到安徽证监局发出的《监管关注函》(皖证监函〔2025〕54号),要求公司全面开展自查,对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业务收入进行整改。公司还被提醒:“严禁财务造假、配合造假、占用担保等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在面临监管拷问后,公司定期报告也无法按时披露。公司3月28日公告称,原定于4月15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延期至4月29日披露,2025年一季报也同步延期。
2023年底推出“超立方”品牌
监管部门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接连发布两条监管关注函,并指出公司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其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记者注意到,公司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中,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其中,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75.6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2亿元,同比增长13.62%。
公司解释,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系超立方智能硬件产品销售增加所致。但另一方面,公司存货期末余额同比下降19.03%。
现金流量表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46亿元,同比下降25.39%。此外,公司销售费用也同比下降13.72%。
这意味着,公司在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存货期末余额下降,且用于商品采购、接受劳务有关的支出以及销售费用均出现下降。
2023年12月,上市公司成立子公司深圳超立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超立方”)。公司称,深圳超立方全部由在服务器设计及生产制造行业内深耕超过20年的行业专家组成。成立该公司的目的是“强化自主服务器业务板块研发深度及竞争优势”。
记者从立方数科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公司曾描述其在2023年推出的“超立方”品牌,并提到这一品牌“为广大客户提供包括通用服务器、AI智能服务器(含GPU)、国产信创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在内的IDC基础设施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立方数科从传统板材业务起家,后转型做服务器相关业务,跨度较大,其中的商业模式、盈利情况、业务模式值得关注。
公司称正在处理关注函相关事项
公司销售的服务器,是自主研发、生产与制造,还是基于供应链思维下的贸易模式,关乎到收入的确认方式。
天眼查显示,2023年12月4日,深圳超立方成立。当年12月28日,立方数科推出一项面向20名深圳超立方高管等的股权激励计划。计划目的是“吸引和留住超立方核心管理、技术及业务人才”。
该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所定的考核目标涉及到净利润。要求2024年到2026年,超立方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3600万元、4320万元。
公司2024年半年报显示,超立方智能硬件产品营业收入为5965.07万元,毛利率7.33%,毛利计算约为437万元。这与全年实现3000万元净利润的目标相差较远。
4月3日上午,记者致电立方数科证券部,工作人员针对关注函提到的内容表示:“我们正在处理这件事。”
关于公司服务器的销售模式,是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与销售,还是选择贸易模式,工作人员称:“(服务器)这个情况我们再去核实一下,我现在不是太清楚。”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