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唐瑶
据中国日报报道,美国喜剧演员沃尔特·马斯特森(Walter Masterson)于2023年拍摄的探店视频近日被翻出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视频显示,纽约特朗普大厦纪念品商店内商品几乎全部为“中国制造”,仅有少量商品标注为“孟加拉国制造”。

特朗普在任期间曾多次强调“美国制造”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其名下的特朗普大厦商店却售卖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公众热议,登上微博热搜榜。
截至4月11日16时40分,微博词条#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阅读量达1亿,讨论热度持续上升。

一方面,许多人对特朗普的“美国制造”口号提出讽刺性批评,认为其政策实践与政治主张存在显著反差;另一方面,部分网友认为中国制造凭借高性价比和高效生产,已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与此同时,舆论认为应理性看待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的深度依存,避免单边主义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
声音1
特朗普“言行不一”引发公众讽刺
特朗普大厦商店内大量中国制造商品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其“美国制造”口号与实际政策成效的广泛质疑。许多网友认为,特朗普在任期间大力倡导“美国优先”和“美国制造”,却无法改变对中国的依赖,这种反差被解读为“言行不一”。
如微博用户@纳尼一给莫呀留言认为:“特离普穿着中国衣,揣着狼子野心,崇洋媚外实锤。”

声音2
“中国制造”核心地位被广泛认可
部分网友认为中国制造凭借高性价比和高效生产,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日常用品到高科技产品,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网友们看来,特朗普大厦商店的现象正是这一现实的缩影。如微博网友@那里昨日青空留言认为:“这也反向说明中国外贸在美国的市场大啊。”

声音3
特朗普关税政策局限性暴露无遗
部分网络观点认为,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政策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尝试,暴露了本土制造业在成本竞争力和产业链完整性上的短板。
有网友评论指出,美国制造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竞争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意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
如微博用户@吉祥如意Mascot留言认为:“特拉普是在刺激美国制造业,以为增加关税就可以,用马斯克的话,就是白痴。”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让美国制造业崛起,反而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了更高的成本。美国本土制造业在成本竞争力和产业链完整性上的短板暴露无遗。
声音4
避免单边主义政策破坏全球供应链
部分网友认为,应正视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的深度依存,避免单边主义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已经深度依存,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
有网络声音表示,特朗普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政策改变这一格局,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奏效,还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破坏性影响。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如微博用户@时间流浪者-2025留言认为:“关税之下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对于百姓更是如此。关税造成的后果将会影响到百姓身上。”
有网友直陈国际贸易利害关系,认为各国应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如微博用户@慕漫菌留言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白皮书里披露的大量贸易政策从来都是公平友好、互利共赢、互惠则安。”

编辑:严哲川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