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报喜、万物欣荣!华北平原上,衡水至德州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工地正奏响新时代的筑路壮歌。自2025年2月全面复工以来,49.24公里的施工沿线机械轰鸣,建设者们的身影与春日的朝霞一同苏醒。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衡德高速改扩建项目以“平原区高速改扩建样板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绿色低碳示范工程、智慧运维示范工程”四个样板为建设目标,通过科学分流、多措并举的交通组织方案,全力降低施工对公众出行的影响,力争2026年12月建成通车。
破冰前行 跑出前期工作“加速度”
2023年3月,受国家PPP政策调整影响,省发改委暂停了项目核准工作。面对这一困境,衡德高速改扩建指挥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配合交投集团先后10余次赴省发改委沟通协调,最终促成现场踏勘和专家评审会及时召开。为确保方案最优,指挥部采取“领导盯办+专人负责”模式,分组对接评审专家,先后修改项目申请报告8稿,落实专家意见50余条。

因项目终点段涉及山东境内,为此指挥部多次协调省交通运输厅,推动山东省相关部门出具改建意见,同时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指挥部取得了衡水市政府新增两处互通、北京铁路局同意连接线上跨石德铁路意见,解决了项目核准制约问题。
“那段日子,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住在了各个审批部门。”指挥部指挥长靳进钊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9月29日,项目终于取得核准批复。
复工复产 全面掀起建设热潮
2月14日,衡德高速改扩建指挥部召开复工复产动员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我们将坚持‘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管理同力’的管理理念,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指挥部工程管理部主任李永贤充满信心的表示。

3月31日,指挥部召开“大干90天、奋战上半年”劳动竞赛动员会,成立组织机构,明确竞赛内容,制定并下发了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迅速掀起了衡德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热潮。
目前,20多个劳务合作队伍、500余名施工人员、84台大型设备迅速进场,有序开展路基清表、桩基施工等作业,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科学分流 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影响
由于衡德高速是连接河北与山东的重要通道,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成为重中之重。3月11日,指挥部组织召开交通组织方案研讨会,联合高速交警、路政、沿线收费站等单位,制定精细化分流方案。

为减少断交影响,3月21日,指挥部再次召开交通导改工作协调会,协调组织相关部门通过LED情报板、导航软件、沿线指示牌等多渠道发布分流信息,引导车辆绕行G106国道、大广高速等替代路线。3月25日上午9时衡德高速正式实施交通管制,各管制点、分流点提前部署导改队伍和设备,专人专岗、快速响应,确保断交过程平稳有序。“我们优化了施工时序,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行’的方式,并增设临时应急车道,确保施工期间道路基本畅通。”总包部负责人王彦炜介绍。
品质筑基 首件工程树标杆
3月30日,陆港桥预制场的气氛比往常更加紧张。衡德高速改扩建指挥部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和“工程样板制”。此次浇筑的箱梁是全线首件工程,凝结着建设团队的心血。“开始浇筑!”随着现场负责人一声令下,混凝土通过智能泵车成功注入首片40米箱梁模板。作为全线首件工程,其成功实施不仅验证了施工方案可行性,更为后续大规模梁体施工按下“快进键”。

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不仅是交通升级项目,更是绿色低碳和智慧交通的示范工程。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项目将有序开展拆除桥梁混凝土再生利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绿色低碳建材应用和施工过程碳排放管控四项工作任务,同时进行BIM+GIS数智化管控平台建设,实现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智慧化管控,将衡德高速建设成为集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便捷畅通、安全耐久为一体的样板工程。
春潮澎湃处,扬帆正当时。当前,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正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全速推进。未来,这条融合智慧与绿色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必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书写新时代高速公路改扩建的辉煌篇章。
(文/李凤义)
(编辑:高勃/审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