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博馆迎新馆开馆十周年,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942万人次

时间:2025-04-19 04:28:00

【来源:劳动观察】

4月18日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日。在当天举行的“百年传承 共话未来”自然类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上,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透露,结合新馆开放十周年,“中国古人类大展”和“中国恐龙大展”将在今年举行。

“中国恐龙大展将会在5月18号博物馆日正式对外公众开放。”倪闽景表示,目前三条大型中国恐龙正在B2中庭搭建,五一前就会亮相,届时将呈现亿万年恐龙齐聚上海的震撼场景,值得期待。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徐家汇博物院,承载着老上海人的诸多记忆,2015年,由延安东路迁至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的新馆。十年间,上海自然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942万人次,收藏自然史藏品超过31万件,14个教育品牌推出5000余项线上和线下高品质科普资源,全媒体受众突破3000万人次,与全市319所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成为公众喜爱的热门场馆。

为更好发挥自博馆的展示教育功能,自博馆还在推进“藏品倍增计划”,希望在5年之内让博物馆的藏品翻倍。推进产品的数字化建设也在推进中,并计划在年内把建设上百个“1平米博物馆”,送展品送藏品到学校、社区、商圈,为更多人营造身边博物馆的氛围。

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博物馆界、科技界、教育界的1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自然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与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红外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强调博物馆作为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枢纽,其沉浸式、跨学科的展教模式能为青少年提供接触前沿科技、探索未知领域的实践平台,这种浸润式科学启蒙正是培育未来战略科学家和领军型创新人才的关键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历程和心得体会。他特别强调兴趣和热爱对于科研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博物馆研究人员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勇毅攀登科学高峰。

倪闽景在“打开自然博物馆的想象空间”专题报告中,从藏品收藏、展览陈列、文创开发、科普教育等多个维度深入探究,阐述了如何突破思维定式,进一步拓展自然博物馆的功能边界,通过挖掘深层价值,为观众打造更加丰富多元、别具一格的沉浸式体验,推动自然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头图为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科技馆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