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首次公益海葬19日举行 我市已累计为4404名逝者提供海葬服务

时间:2025-05-19 17:15:00

大小新闻5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晓鹏 杨晓琴 摄影报道)大海扬波,托寄亲情思念;长舟出海,送别亲人归程。5月19日清晨,烟台市第十一届公益海葬仪式在烟台指定海域如期举行。本次海葬活动共进行3天,分别为19日、21日、22日,共海葬471名逝者。今天海葬170位逝者骨灰,参加活动家属500余人。

早上6点,家属抵达出海现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凭身份证、海葬证等所需证件,依据流程完成海葬信息登记、骨灰领取、鲜花领取等环节,现场家属秩序井然。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参加海葬的家属依次登船,伴随着轮船低沉的鸣笛声,海葬船只离港远航。

“去年老伴去世,生前他喜欢大海,没事就去海边赶海,选择在大海安息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牟平区武宁镇陡崖村73岁的马学选老人在船上告诉记者。当天,她带两个女儿从牟平区赶来送别老伴。马学选老人称,做为烟台人,由衷地喜欢大海,身后归于大海,清清凉凉,自由自在,自己将来身后也要和老伴一样海葬。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撒海海域。船舱内,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工作人员低沉地宣读祭文,并指导参加海葬逝者家属将鲜花花束拿出来,摘下鲜花头,插到降解罐的小孔里。礼仪人员给每一位家属发放一盏电子烛灯,数盏烛灯点亮长明灯,为逝去的亲人点亮生命之光。

来到甲板上,家属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提起长绳顶端,缓缓放下可降解骨灰罐,罐中浸满海水,自然下沉于海底。随着骨灰降解罐缓缓依次沉入海底,花瓣一片片撒入波涛,看着亲人的骨灰渐渐远去,不少家属泪洒现场。“降解罐半个小时沉入海底,然后分解掉,海葬骨灰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撒入大海。”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样做既避免了传统的扬洒方式,又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鲜花相伴,海风送拂,在家属的送别下,逝者以碧波为家,魂归大海。返程启航,众人集体向大海三鞠躬。

“烟台市公益性海葬活动自2015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十一年,累计为4404名逝者提供海葬服务。”烟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开始,我市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在海葬活动免费的基础上,市级财政为海葬家庭发放1000元的奖补,并且于2021年起,在莱山区回龙山功德园的海葬纪念园组织海葬公祭活动,海葬这种安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理解支持海葬活动,成为殡葬改革工作的参与者、建设者、践行者,海葬骨灰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据了解,我市公益性海葬活动常态化举行,芝罘区殡仪馆持续接受逝者家属报名。报名地址:芝罘区机场路110号芝罘区殡仪馆收费处,报名电话:0535—6012222。只要是逝者的配偶、子女或法定有权处置和经授权处置逝者骨灰的人员并在逝者的亲属意见一致情况下,可以随时报名参加海葬活动,随后将根据报名情况适时组织开展海葬活动。

编辑: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