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讷河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在洪江农机销售有限公司宣传税收政策。

富裕县“行走的办事大厅”走进民营企业办实事。
□文/摄 张楠 路久宽 张舒 本报记者 孙昊
“本地供应链配套问题,困扰着企业。现在我们所需的原材料很多要从外地采购,本地配套不足,希望政府能帮助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延链补链。”北墨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阳在见到齐齐哈尔市工信局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楠时,聊得最多的就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民营经济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鹤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该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发挥服务企业的职能作用,坚持高位推动,突出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包联制度,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实效,为全市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楠告诉记者:“这种形式的走访,我们每季度都会开展。原来企业如果想要查询政策,需要在网上搜索,或者通过翻阅职能部门的政策宣传手册来了解。今年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AI小助手‘鹤城企精灵’智能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精准检索服务。AI平台本地化部署的数据库除了涵盖国家、省、市现行的115个具有明确奖补扶持措施的《惠企政策摘编》外,还与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公众号直接连接,等同于打通了省市两级工信部门的政策宣传解读之路,为企业提前完成了信息的动态收集更新,实现了政策宣传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自2022年启动包联工作以来,该市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领导干部共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诉求6100余件,全市规上企业、各县(市)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均配备了县区级以上包联领导,全市在营中小微企业均纳入包联范围。同时还制定了《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工作机制图》和《领导干部包联企业解决问题工作流程图》,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不断压实责任,形成工作闭环。
为优化高端大型铸锻件炼钢工艺技术、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替代高端大型铸锻件进口、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求,新材料重点项目落户齐齐哈尔。该项目落地过程中面临手续审批、资金融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问题,包联领导得知后,帮助这家民营企业积极协调,为企业办理了2亿元的低息贷款,解决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困难。去年以来,该市共受理金融对接、人才引进、送策上门、政策解读等企业问题诉求779个,已解决778个。
今年,齐齐哈尔市全面开展“暖企护航行动”,在市领导的带动下,全市2321名包联领导干部纷纷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情况,主动对接需求,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截至4月中旬,累计收集企业问题诉求218件,已成功解决201件。该市工信局、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整理编制了《齐齐哈尔市特色金融产品手册》,涵盖七大专属金融板块共88种特色金融产品。
同时,该市以“快速响应、精准服务、闭环管理”为原则,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创新建立“企业问题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设立企业服务专线,配备专人接听,并设立电子邮箱供企业在非工作时间随时反映问题诉求,力争实现接诉即办,使问题诉求响应率、办结率均达到100%。
未来,齐齐哈尔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开展政企会客厅活动,加强包联工作纽带作用,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