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游,高发疾病如何防?饮食安全怎么保证?疾控专家解读↘

时间:2025-07-09 11:38:00

【来源:大庆交通广播】

进入7月份以来,天气变化多样,时而高温、时而多雨,而且空气湿度居高不下,这样的气候条件为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床。同时,暑期来临,学生放假,旅游出行、亲友聚会等活动大幅增加,人员流动频繁,进一步提升了疾病传播的风险。那么,暑期出游,该关注哪些疾病预防呢?在饮食方面又该怎样保证健康呢?今天的《四大帮办在行动》节目,连线到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窦安琪,请她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窦安琪

1.我们都知道这个季节天气炎热,很多人都贪食凉的东西,就容易患上腹痛腹泻等方面的胃肠道疾病,那么平时应该怎样来进行预防呢?

答: 饭前便后必洗手:这是阻断病原体传播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外出备好消毒用品:外出游玩、聚餐时,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湿巾,无法洗手时可应急。

食材要新鲜:购买时留意保质期,尤其是肉类、海鲜、乳制品

生熟要分开:刀具、砧板、容器区分使用,避免生食的细菌污染熟食。

特别是肉类、禽类、蛋类和水产品,要煮熟煮透后食用。剩菜剩饭务必彻底加热再食用,且不宜存放过久。 凉拌菜确保原料新鲜洁净,现做现吃。尽量少吃或不吃街头卫生条件不明的凉拌菜、卤味。 生食的瓜果蔬菜,用流动清水充分浸泡、搓洗,能去皮的建议去皮。

饮水卫生也要注意,避免直接饮用生水。家中饮水机要定期清洗消毒。 外出游玩尽量购买正规品牌瓶装水、不喝来源不明的水、山泉水。

慎食街头摊贩的刨冰、冰镇饮料,冰块卫生可能难以保障。

2.除了胃肠道疾病,还有哪些疾病是夏季高发的?尤其需要我们青少年儿童注意的?

答:七月高温湿热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和蚊虫等病媒生物孳生

夏季常见传染病包括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登革热等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是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

登革热是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国内发病风险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黑龙江是没有报告过本地病例的,也没有监测到伊蚊的分布。主要发生在夏秋季。

流感:虽然非典型高发期,但夏季空调房封闭环境可能增加传播风险。

3.针对您刚才提到的几种疾病,又有哪些预防控制措施呢?

答:一、感染性腹泻(如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等) 阻断“病从口入”

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肉类、海鲜彻底煮熟;不喝生水,少吃路边摊、隔夜剩菜。

勤洗手: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尤其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鼻。

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餐具、厨房台面;妥善处理呕吐物、排泄物(尤其诺如病毒污染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二、手足口病 减少接触传播,保护儿童

重点关注儿童: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加强个人卫生:儿童玩具、餐具定期用开水烫洗或消毒;督促孩子勤洗手,不啃咬玩具、手指。

接种疫苗:6月龄-5岁儿童可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降低重症风险。

三、登革热 防蚊、灭蚊

清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花盆积水、废旧轮胎、下水道等,避免积水滋生伊蚊(登革热传播媒介)。

做好个人防蚊:户外活动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驱蚊剂;室内用蚊帐、纱窗,必要时使用灭蚊喷雾。

及时就医:若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尽快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四、流感 减少密闭环境传播,增强抵抗力

保持通风:使用空调时,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避免聚集:尽量不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增强防护: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虽夏季非高发,但高危人群仍建议接种)

4.其实我们刚才提到的好多疾病也是和饮食有很大关系的,那么在家长领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有什么比较好的饮食推荐吗?

答: 在就餐方面尽量选择正规餐厅:避免路边无资质的小摊,尤其避免生食(如刺身、生腌),防止细菌感染。

饭前、吃零食前,用流动水+肥皂洗手。

控制冷饮冷食:冰淇淋、冰饮料等别一次吃太多,以免孩子肠胃受凉,引发腹痛腹泻。

少吃油炸/重口味食物:炸鸡、麻辣火锅等易加重消化负担

不贪“新奇食物”:陌生的野味、少见的食材可能引起过敏,初次尝试先少量吃。

及时补水补能量 少量多次喝水:可备温凉的白开水或淡盐水,避免大量喝含糖饮料

推荐饮食

主食:易消化、抗饿(面条、粥类、杂粮主食)

蛋白质:鸡蛋、瘦肉 豆制品:豆腐、豆浆

蔬菜和水果:补维生素、防便秘

5.旅行途中,特别怕有个小感冒、小咳嗽,怕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我们可以做好哪些防护呢?

答: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比如高铁、室内场馆),可以佩戴医用口罩,尤其身边有人咳嗽打喷嚏时,能挡住飞沫传播。

排队、看表演时,尽量和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少扎堆聊天。

公共扶手、电梯按钮、景区长椅这些地方可能有病菌,摸完别立刻揉眼睛、摸鼻子嘴巴,勤洗手。

住酒店/民宿时,每天开窗通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减少密闭空间里的病菌浓度。

用消毒湿巾擦一擦门把手、遥控器、床头柜这些高频接触的地方。

旅行别安排太满,保证孩子(和自己)睡够觉,累的时候免疫力容易下降,病菌就找上门了。

高温天出汗多,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少吃太油太辣的,别让肠胃负担太重。

进出空调房(比如商场、车内外)及时增减衣服,别一热就脱光,受凉容易感冒。

健康问题需要每个人加以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心态,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沉着应对。希望我们、尤其是学生朋友们,在享受夏日时光的同时,确保身体健康,以最佳状态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记者:菁倩

编辑:松旭

审核:朱丹

监制:王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