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永胜)最近持续的高温,多地开启“烧烤”模式。40岁的米先生爱好徒步,夏日炎炎依然热情不减,却因意识模糊、全身抽搐送进医院急诊科,被确诊为热射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龙华君今日提醒,高温天气持续,中暑风险增加,重症中暑“热射病”甚至会危及生命,市民尤其是户外作业的劳动者、爱好运动的人要注意防护。
热射病,高温下的致命危机
近日,米先生在连续进行登山、徒步活动时,突然感到全身乏力,行走不稳,并出现剧烈头痛、心跳加速。很快,情况急转直下——米先生意识模糊、全身抽搐!同行伙伴发现后,立刻让他休息,并尝试降温补水,但症状不仅没好转,反而出现呼吸急促!大家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米先生送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经检查,米先生被确诊为热射病。
据龙华君介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堪称“高温杀手”。当人体核心温度超过40℃,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功能障碍(如意识不清、抽搐、昏迷),就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病死率极高。
中医将热射病归属于“暑厥”“暑风”范畴,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形象描述了这类暑热邪气迅猛侵犯人体,直中心包(影响心神)的危急重症。
一旦怀疑热射病,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以下措施应同时进行。
快速物理降温:用冰袋、冷毛巾敷在颈部、腋窝、大腿根(腹股沟)等部位。冷水擦拭全身,尤其前胸后背,将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的安全范围。
紧急液体复苏:尽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及电解质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中医特色急救方法:针刺促醒,快速针刺人中、十宣、内关穴等穴位,帮助促醒、缓解抽搐;药物开窍,昏迷患者可鼻饲安宫牛黄丸,其含有的麝香、冰片等成分可迅速促醒护脑;刮痧泄热,由专业人士沿背部膀胱经(向下)刮痧,加速散热、调节气血。热射病早期,中西医协同救治可显著改善预后。
中西医结合,防暑有妙招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运动的人,很容易出现热射病的情况。为此,龙华君提醒大家,预防中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避高温,强防护。避开10时至16时高温时段外出。随身携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戴透气遮阳帽、太阳镜,穿浅色宽松衣。太阳穴可涂清凉油。
调饮食,勤补水。饮食清淡,多喝绿豆汤、冬瓜薏米汤,少食辛辣、燥热之物。未渴先饮,定时少量多次喝水,出汗多时补充电解质水。
按穴位,提精神。晨起或昏沉时,按揉百会穴(头顶)、风池穴(颈后)各3分钟,提神防暑。
有不适,速应对。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立即移至阴凉处,冷水打湿手腕、颈部降温。
识危重,抢时间:发现意识不清、抽搐、高热者,立即冰敷其大血管(颈、腋、腹股沟),冷水擦浴降温,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