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在线】
蝉鸣渐起的七月,定远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化身夏日里的“成长乐园”。一系列特色活动如繁星点缀暑期,以鲜活的实践点位串联起未成年人的成长轨迹,让这个夏天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一汪荷塘里的安全课堂
7月的老坝吴和美乡村示范点,荷花映日,警示牌上的熊猫图案在绿叶间格外醒目。二龙回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正指着警示牌,剖析发生在周边水域的溺水案例——这个把课堂搬进田园的创意,让安全知识随荷香一同沁入心田。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蓝天救援队的讲师正带领孩子们模拟落水自救,“理论讲解+情景体验”的模式让防溺水技能变得可触可感。从城区到乡村,定远县织密安全防护网,防溺水、交通安全等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形式走进全县各所、站,让2000余名孩子在趣味体验中筑牢安全防线。

一张窗花里的文化根脉
定城镇长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室里,红纸在孩子们手中翻飞。“对折要齐,剪弧线要稳”,志愿者手把手教着剪窗花,转眼功夫,“小老虎”“福袋”的图案便跃然纸上。更巧妙的是,志愿者以窗花为媒,将“护苗”知识融入其中:“就像剪去多余的边角,我们也要学会辨别有害信息。”在双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青花瓷绘画课上,孩子们用画笔勾勒缠枝纹、回形纹,在青蓝交织中触摸非遗温度。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珠心算、竹编、书法、下棋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心中扎根。

一间书房里的成长助力
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行知学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王心怡的桌前围满了孩子,她正逐行讲解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在全县各文明实践阵地,像王心怡这样的志愿者有80余名,他们开设的课业辅导课,精准对接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相邻的阅读区里,“书香暑期”分享会正热闹进行,孩子们捧着《我的童年》《小桔灯》,争相讲述最爱的章节。从作业答疑到阅读引导,这些散布在社区、乡村的“学习驿站”,既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知识海洋中收获成长。
当安全意识在荷塘边扎根,文化基因在指尖上传承,求知渴望在书页间生长,定远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以点的精彩汇聚成面的丰硕。这个夏天,文明的种子已悄然播下,待秋日来时,必能收获满枝芳华。下一步,这片土地上的实践阵地将继续延伸服务触角,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文明滋养中向阳而生。(王维维 宋振飞)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