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青山法院:找到兼顾企业双方利益的"第三条路"

时间:2025-08-28 09:55:00

一笔笔零部件采购合同的签订,一次次货物与资金的流转,是天津某机械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之间最坚实的纽带。双方在产业链条上的默契配合,架起了十几年的合作友谊桥梁。然而,2022年的一纸对账函,却让这份情谊走到了"岔路口"。

2022年3月22日,双方例行对账后显示: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尚欠天津某机械公司货款104413.84元。这笔欠款虽不算巨额,天津某机械公司多次催要无果后,向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承办法官孙昊宇接到案件后,通过与双方沟通,捕捉到两个关键信息:一方面,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近期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企业已无法正常运转,别说支付十几万元货款,就连维持基本运营都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此前从天津某机械公司采购的大部分零部件,因生产计划调整一直闲置未用,零件状态完好,仍有市场价值。

“如果强行判决,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大概率无力履行,案件会陷入'空判'僵局,而其购买的闲置的零部件也只能堆在仓库里贬值,更加大了天津某机械公司追回货款的难度。”孙昊宇法官意识到,只有找到兼顾双方利益的"第三条路",才能真正化解纠纷。

调解搭桥寻双赢零件"变现"解僵局

基于对案情的深入研判,孙昊宇法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由天津某机械公司回购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使用的零部件,按合理折扣作价抵顶尚欠天津某机械公司货款;同时,协助联系本地有需求的企业,推动零部件二次销售,让"沉睡"的资产真正流动起来。

双方同意后,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就回购零件的范围、数量、折扣比例等细节展开协商。原、被告双方积极联系本地企业,促成天津某机械公司与他们达成销售意向,确保抵顶的零件能尽快"变现"。

经过多轮沟通,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天津某机械公司回购指定零部件,用于抵顶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全部欠款104413.84元;内蒙古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向天津某机械公司出具相应的抵顶产品发票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全部结清。

案结事了显温度调解赋能"软环境"

完成回购后双方通过云上法庭达成调解协议,天津某机械公司负责人感慨:"感谢法院从中多次沟通,促成回购,让这笔呆账有了破局的可能。"

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让双方卸下了债务包袱,更保住了延续十几年的合作情谊。承办法官表示,商事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纠葛,相比判决,调解更能兼顾各方实际困难,通过柔性方式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本案中,法院没有局限于"谁输谁赢",而是聚焦"如何共赢",用创新的调解思路激活闲置资源,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司法温度。

来源:包头青山法院

编辑:姚梦洁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热线请联系杨主任:13522430544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