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莫让“原切肉”沦为营销话术

时间:2025-04-02 09:41:00

近日,有消费者实名举报《乡村爱情》中“赵玉田”的扮演者吴云飞,称在其直播间购买的所谓“原切羊肉卷”经检测含有焦磷酸盐、柠檬酸盐等添加剂,实为合成肉。这种以原切肉为名销售调理肉或合成肉的行为,已涉嫌欺诈消费者。

更令人震惊的是,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随机购买的12种未标注添加剂的预包装牛羊肉中,有7种检出食品添加剂,其中2种的磷酸盐含量甚至超过国家标准。这些产品既未如实标注添加剂使用情况,又存在超标问题,已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

无论是“原切”牛羊肉检出添加剂,还是以原切肉名义销售调理肉,都已不是个别现象。调查显示,问题产品既有线上渠道也有线下渠道,且均来自知名平台。无论销售渠道如何,商家和平台都难逃其责,不能相互推诿。

带货主播同样不能免责。就“赵玉田”被举报一事而言,虽然吴云飞方面尚未回应,但如果销售假原切肉的事实成立,沉默并不能逃避责任。

为何商家敢如此明目张胆?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投诉时,某商城客服称“加大平台的监管力度”“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但截至发稿,该商城仍在销售涉事产品“肴老板”原切肥牛卷。这种不作为无异于纵容。问题食品的泛滥,供应商和平台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对问题视而不见,对投诉敷衍了事,与共犯何异?

近日,中办、国办发文指出,加强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严格审查食品生产经营者入网销售主体资质”“主播及其服务机构要规范开展营销活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把质量安全关,保持线上线下同标同质”。此外,还强调“从业主体明知或应知产品违法但未采取相关处置措施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这表明,相关部门将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有效维护食品安全。打通线上线下,强化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让生产厂家、商家和平台都不能、不敢以身试法踩底线。

当“原切”沦为营销话术,守护餐桌信任不能只靠消费者火眼金睛,更需要制度长出牙齿,紧盯责任主体,避免追责链条断裂,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违法犯罪者付出沉重代价。

来源 人民网(作者 邱风)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