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开学:新增考证积分班,多了银发族的身影

时间:2025-04-07 23:46:00

4月7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开学,483个教学点位共开设1552门课程,招收学员3.5万人。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今年的课堂上,新增考证积分班,也多了银发族的身影。

放松身心的“心灵补给站”,也正成为市民的“能量补给站”

夜幕降临,上海徐汇区房地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徐房学校)愈发热闹起来。夜校春季班,徐汇区开出了111门课程,不仅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还创新“技能认证+”美育新范式,首开先河推出了语言类、生活技能类、食品技能类、师资培训类四大类五个考证积分班,在徐房学校开课的收纳整理师班便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被许多人看作放松身心的“心灵补给站”的夜校,也正成为市民的“能量补给站”。

“现在天气暖和了,你们在家里整理换季衣物需要几个人几小时搞定?”负责授课的专业整理师邢晓梅一上来并不急着科普收纳整理的工作内容,而是以一个问题开启了第一堂课。课堂的氛围瞬间热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说开来,有人说1小时就能解决,有人回答3个小时……“如果我们去给客户做一个换季整理的话,常规一个长1.5米到2米的衣橱,需要两个人至少5到8小时的服务。”老师紧接着说:“你们或许会觉得怎么要这么久,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时间,整理收纳有一套标准的服务流程去展开,与日常归置不一样:首先是彻底清空,把柜体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将衣柜恢复到初见它时的模样。接下来是规划空间,依据季节和穿着频率对衣物进行分类,搭建收纳系统。”累计服务客户超过300家的她表示,收纳分道术器三个层面,关键是根据客户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

“这正是我报名这个课程的原因,我想用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来管理我的家庭空间。”家住田林街道的学员樊女士说,以前觉得家里乱,是因为房子太小了,现在住房面积大了,但是东西也是越堆越多,“现在明白是没有建立适合自家的收纳逻辑。”

记者注意到,25位学员中,有5位是男性,占比五分之一。“老婆让我来学这个,因为家里面主要是我负责整理。”在国企上班的黄青从中山北路下班后,骑车半个小时赶来上课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多学一项技能,拓展一下职业途径。“在国内,收纳师这个职业刚刚兴起,持有证书的人还不是很多,就业市场相对来说还是蓝海,可以作为兼职的备选。”

“如今人们对自我提升和丰富业余生活有着强烈渴望,加入夜校大家庭,能有效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场地、师资利用率,助力更多人的职业发展。”徐房学校教务主管黄晴春提醒,考证积分班是学习的第一步,如果要考收纳师,还需要补上48个课时,学校将给予夜校学员学费上的优惠。

“市民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课程也在适时调整。从‘秒杀’的火热程度可以看出这种‘重技能’‘进阶型’的课程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总校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透露,为了激励学员,夜校从今年春季班开始与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合作。市民艺术夜校结业证书将存储到学分银行中,转化为一定的学习积分,成为个人学习成长的证明,也可以用于兑换大师课、文化场馆门票等。接下来,还将积极推进长三角学分互认工作,实现一地学习、多地受益。

首次面向56岁至70岁的人群招生,为银发族搭建实现艺术梦想的舞台

而在课程体系、类型扩容的同时,原先学员年龄范围为18岁至55岁的夜校今年春季班也首次推出中老年班,面向56岁至70岁的人群招生,开设了20多门针对银发族的课程。“我一直对声乐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系统学习的机会。”赶来宝山上声乐基础课的吴阿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现在,市民艺术夜校上课让我有机会圆年轻时的音乐梦,在这里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活到老、学到老,这份快乐是任何物质无法替代的。”音乐的旋律如同魔法,为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编织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网,让他们在悠扬的歌声中重拾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开设的中老年班不仅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它不仅仅满足了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艺术梦想的璀璨舞台。在这里,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生命的活力,每一首歌都唱出了中老年人的风采与自信。

今春,宝山区在往届的基础上,课程总量再次升级,教学点位全面铺开,56门课和22个教学点位中,17门课和4个教学点位为新增。

值得一提的是,宝山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首次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宝钢宝山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宝山支行、宝山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与北郊未来产业园区共同打造了融合物质与精神双重关怀的6门定制课程,包括八段锦养生、拳力燃脂、中国舞入门等,意在为员工们提供平台,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激情。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是对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宝山“北转型”战略中“人文赋能”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政银企多方协同,将健康养生、活力运动与艺术美学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人才量身定制“充电站”与“加油站”,在提升员工身体素质与艺术修养的同时,从人才培育、产业升级、消费激活、绿色转型等多维度服务“北转型”。

“蚕丝为肉,铜丝为骨,丝丝入扣,荣华千年。绒花的谐音是荣华。”讲台上,老师娓娓道来,介绍非遗绒花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工艺。台下,学员们面前摆放着制作绒花所需的材料:柔软的蚕丝、坚韧的铜丝、各式各样的彩绸以及精巧的工具。他们神情专注,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门古老技艺的好奇与敬畏。伴随着学员们轻轻的交谈声和偶尔传来的金属丝摩擦的细微声响中,第一节课圆满结束,但学员们对绒花的探索和热爱才刚刚开始。除了非遗绒花制作,宝山市民艺术夜校还新增了国风盘扣制作、吴式太极拳入门等多个非遗课程,让学员们能够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我们将通过专业的师资团队、丰富的课程内容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徜徉艺术海洋、享受文化生活。”宝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原标题:《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开学:新增考证积分班,多了银发族的身影》

栏目主编:邢晓芳 文字编辑:王彦 图片来源:叶辰亮

来源:作者:文汇报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