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有约|解码“活着的官窑”,打造南海文化新名片

时间:2025-07-08 19:19:00

7月5日,位于南海狮山的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放,这座由老旧建筑改造而成的文化地标,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办人、“十里官窑总营造师”李见深及其团队的精心打造下,即将迎来新生。与此同时,2025年首届官窑三宝国际当代作品邀请展也拉开帷幕。

当下,南海正全面深化“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推进“水上南海”建设。“十里官窑”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以官窑文化艺术中心为核心,让千年窑文化与在地文化重焕生机。李见深这位曾让景德镇三宝村闻名世界的艺术家,跨越千里,将对陶瓷艺术的热爱融入南海官窑的千年底蕴,为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新契机。

《拉姆有约》。

活着的官窑:跨越千年的文化邂逅

驿园西路的石板路向前延伸,两旁不同年代的建筑错落分布,宛如露天博物馆的一个个切片。漫步于此,李见深曾感慨:“这里的每一处,都记录着厚重的人文历史。”狮山官窑,自宋代起因水道和窑火而兴盛,是广府源流文化的重要节点。

初到南海,李见深对这里充满好奇。而真正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因为从事陶瓷行业,我对‘窑’字特别敏感。”李见深回忆道。看到“官窑”这个地名,又得知广东省考古队公布的发掘成果——南海一号沉船出土的陶瓷与当地遗址文物完全一致,这奇妙的“偶遇”,让他对南海官窑产生了独特的第一印象。

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办人、“十里官窑总营造师”李见深。

在李见深看来,南海官窑不仅文化底蕴深厚,更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历史上,官窑代表着为皇室或时代最高需求烧制器物的技艺巅峰。如今,多数历史官窑遗址已消失,唯有南海官窑保留了地名,且发掘出唐代至宋代的窑址。这让他看到了南海官窑作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官窑”的无限潜力。

这份独特,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2022年,南海区启动“郁水官驿文化带”规划,狮山镇政府向李见深发出邀请。此后,他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官窑考察。“这里没有被商业化过度影响,街道、瓦面都保留着生活的气息。”李见深说道。古驿道遗迹、散落的窑址碎片、未被过度开发的街巷,在他眼中都是珍贵的宝藏。

2023年,李见深团队与狮山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参与“十里官窑”项目前期策划。随后,他被聘为“十里官窑总营造师”,负责统筹官窑文化艺术中心的规划设计。从此,一位陶瓷艺术大师与一座千年古窑的故事,紧密相连。

匠心雕琢:让历史空间绽放艺术魅力

驿园西路48号,一座上世纪的老建筑群静静伫立在街角,如今它有了新名字——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斑驳的墙面被精心保留,民国风格的花窗再次透出光亮,一扇经过特殊处理的黑色大门古朴庄重,无声诉说着岁月故事。“改造的关键是保留历史记忆。”李见深阐述他的设计理念,外表的漂亮只是表面,真正的美要有历史的沉淀。

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放。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翻新,而是一场与历史的温柔对话。李见深团队秉持“先留后改”原则,去除外墙真石漆时,意外发现了历史文字痕迹;朽烂的木门被修复而非更换;就连一楼原乒乓球室也被保留,融入展厅设计。9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1至4号楼布局精巧:陶艺会客厅迎接八方来客,创作室和工作室激发灵感,展示院呈现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副楼里,现代电窑蓄势待发,象征着千年窑火的技术传承。“这个文化艺术中心是不断生长的,每天都有新展架和艺术品加入,充满了时间、情感与记忆。”李见深说。

在环境营造上,团队没有选择高价种植松树,而是让阿姨种植蔬菜,为环境增添了生活诗意,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李见深强调,官窑文化艺术中心不仅是展示艺术的场所,更是让人感受生活气息、体验艺术魅力的空间。

艺术家正在创作。

官窑文化艺术中心就像一颗播下的种子,即将茁壮成长。首年,李见深等国际陶艺家将在此驻场创作;未来,这里还将构建陶艺新型智库,举办学术交流、国际展览、技能培训和研学活动,成为陶艺家交流思想、激发灵感的平台,也会是游客了解陶瓷文化、感受艺术魅力的窗口。

锚定世界:打造南海文化新IP

南海正全力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大地艺术节”的装置在乡野展现创意,“南海龙超”点燃水上激情,“墟游记”唤醒市井活力。而李见深将目光投向更具历史深度的目标——打造“世界的官窑”。“官窑与‘南海一号’是珍贵的世界文化符号。”他分析道,宋代美学是中国审美的高峰,沉船文物更是鲜活的宋代生活样本。依托“官窑”品牌,完全可以将陶瓷、美食与现代生活融合,像宋代商船那样,再次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官窑文化艺术中心。

“传统再生+国际视野”,这八字理念推动着“十里官窑”的蜕变。李见深团队以水为纽带,修复古驿道,盘活闲置空间,打造陶艺美术馆和文创产品。更宏大的蓝图正在展开:串联南国桃园的美景、东风水库的风光,构建“郁水官驿文化带”文旅生态链。全球陶艺家驻留计划即将启动,推动官窑与国际陶瓷艺术界深入交流,目标是成为“大湾区产城人文融合典范”。

“文化IP的终极价值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李见深给出深刻答案:“经济发展是为了让人生活更舒适,而艺术与文化,是精神舒适的基石。”他认为,只有财富而缺乏美学的城市很难留住人心。官窑的使命,就是为南海补上“文化审美”这重要拼图,通过空间改造和艺术唤醒,让这里成为“当代人安放精神的驿站”。

官窑文化艺术中心。

从千年窑火中走来,南海官窑正以全新姿态拥抱世界。它不仅是中国陶瓷文明的活化石,更是文化创新的热土。当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东方与西方艺术灵感在此碰撞,南海官窑必将成为一张耀眼的国际文化名片,让世界领略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南海融媒记者 洪晓诗

图/南海融媒记者 张志成 李梓鹏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张志成 李梓鹏 拥忠拉姆 黄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