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吉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以此为契机,在《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总第15辑设立专题研究,集中出版“国家安全教育”理论文章。

2025年第1辑 总第15辑
(预计2025年5月出版)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为综合性学术集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供交流平台、服务学科和高校学生工作发展”为理念。通过探索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紧扣核心、突出重点、聚力发声,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本集刊将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时代使命,以期为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极构建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唐永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少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摘 要:国家安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根基性保障要素,其理论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国家发展道路的可持续性。本文基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取得的基础性进展,系统论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必要性,提出多维度的国家安全理论创新路径。强调系统分析、数理建模、大数据综合等现代科学方法在国家安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安全学的交叉学科属性、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决定了国家安全理论创新中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重要性、院校研究与国家安全工作相结合的可行性。这些探索为完善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提供了创新性参考,对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具有巨大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学科建设

大学生公共基础课“国家安全教育”开设的实践与思考
肖晞(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乔蕊(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讲师、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
摘 要:2025年是高校公共基础课“国家安全教育”集中落地的一年。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吉林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全面开设公共基础课“国家安全教育”并顺利结课。课程侧重理论讲授和互动教学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之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总结经验和不足,凝练特色,进一步发挥学科建设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和体系;在做好课程示范的同时,推出数字课程,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服务;与相关院校交流互鉴,开拓创新,共同探索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课程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胡尔贵(西南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李瑶(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摘 要: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课程教育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举措。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理论上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课程教育的价值坐标、内容体系和教育目标。然而,从实践来看,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安全仍然存在价值认知偏差、知识碎片化以及知行分离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国家安全课程教育的理念滞后、内容单薄、模式僵化、保障缺位等。因此,必须围绕理念重塑、课程完善、实践创新、协同保障等方面加强优化,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国家安全课程教育提质增效。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课程教育;大学生

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探索——以国际关系学院为例
李文良(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刘晓颖(国际关系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
摘要: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举措。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育人团队”经过20余年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起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对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创新探索。
关键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学

国家安全教育十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张亚泽(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教授)
周达銳(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进程,剖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在政策支持、法治保障、内容拓展、学科建制以及工作格局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教育呈现时代性、整体性、人民性和创新性特征,这既是对国家安全形态变化的积极应对,也是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和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推进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制度-资源-主体-策略”四个维度入手,进一步加强制度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主体协同、创新教育策略,切实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历史、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韩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
摘要:高校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教育体系的构建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安全理念的跨代传递能力。我国国家安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单一领域向多维度拓展,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塑造转变,从精英化向全民化发展,成为确保国家长期稳定的关键战略支持。虽然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已形成“学科引领—课程支撑—师资保障—意识内化”的闭环体系,但仍然需在学科建制、教育标准化、能力培养和教学实践上持续发力。为了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优化与发展,应从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整体架构、健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机制、细化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标准、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法治护航能力等多个维度入手。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高校;国家安全学

数字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转型与路径选择李明(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副教授)
摘要:数字时代的来临深刻重塑了社会生态,也驱动着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转型,对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推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厘清数字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传统范式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进而重点从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革新、资源整合与共享等方面揭示数字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转型。数字时代,为适应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转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探索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自觉开展学习和实践。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来源: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