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消息瞬间引发广泛热议。而早在去年8月,福建省消委会就前瞻性地提出“仅退款是服务政策而非谋利工具,放心消费需要信用基石”,为电商政策调整敲响诚信警钟,强调诚信在电商生态中的基石地位。
“仅退款”政策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售后保障,增强信任,刺激消费,但运行中却逐渐偏离正轨,成了商家的枷锁和不良消费者的“套利”空间,破坏了消费市场公平与诚信,损害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也损害了平台公信力和形象。
取消“仅退款”是战略转型 共赢可期
福建省消委会认为,此次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绝非简单规则变动,而是以诚信为支点的战略变革。
对商家来说,这是摆脱焦虑、深耕商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契机。严控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以诚信经营赢得口碑。
对消费者而言,这是回归理性消费的转折。当“规则套利”无空间,消费者会更注重商品质量和商家信誉,从“薅羊毛”转向“信任消费”,从而形成良性消费循环。
对电商平台,这是提升服务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平台应积极提升对商家和消费者的综合服务效能,强化商家和消费者对平台的粘性,以实现三方共赢。
多方协同 构建诚信之基
福建省消委会强调,实现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诚信是关键,需电商平台、商家、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多方协同,构建长效诚信机制。
电商平台要担起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同时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对诚信商家给予流量或是政策上的支持,对失信商家予以严惩;对诚信消费者给予奖励优惠,对恶意对恶意退货退款的不良消费者予以禁购等限制,并提供便捷投诉渠道和高效解决方案,增强消费者信任和依赖等。
商家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严格遵守法规和平台规则,保证质量、优化服务,积极处理投诉建议。加强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和自律公约维护市场秩序,利用技术手段分析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消费观。抵制不诚信行为,不利用规则漏洞谋取不当利益,注重商品质量和商家信誉,理性消费,产生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完善法规,同时加强与各方沟通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专项整治,既要保障消费者权益,也要鼓励电商行业创新发展。
筑诚信基石 启共享共赢新篇章
福建省消委会呼吁,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应携手共进,摒弃短视行为,追求长远利益,共筑诚信基石,共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共享共赢的消费新篇章,为市场繁荣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