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何鹏
人间烟火气,最抚孩童心。5月9日下午,江汉区第三届“小伢当家——江汉伢喊你品楚菜”劳动实践展示活动火热进行,江汉学子们在烟火升腾中大展身手,以楚菜文化为载体,全面展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这一活动让我们看到,劳动教育正以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在江汉区落地生根,为江汉教育增添了十足的“烟火气”。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江汉区第三届“小伢当家——江汉伢喊你品楚菜”劳动实践展示活动亮点纷呈,创新十足。活动创新设置了低、中、高年段分层项目,从充满童趣的“果蔬变形工坊”,到科技感满满的“电饭煲实验室”,再到专业范儿十足的“家常菜研究所”,每个环节都精准对标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与能力,确保劳动教育科学化、体系化。这种分层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成长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自信与乐趣。

在厨艺比拼体验现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低年段的小选手们虽然动作稚嫩,但专注为苹果削皮、为豆子剥壳的模样,尽显认真;中年段的学生熟练操作电器,烹制出的排骨莲藕汤香气扑鼻;高年段的“小厨神”们煎炒烹炸,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楚菜惊艳亮相。13号作品“孔雀开屏武昌鱼”造型精美,寓意深刻,评委对其创意赞不绝口;“蒜鸟”拼盘以武汉方言文化为灵感,用鲜果雕刻出灵动的小鸟造型,引得观众纷纷拍照。这些创新举措,让劳动教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变成了一场充满乐趣与挑战的实践之旅。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江汉区教育系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并非偶然,而是贯穿于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江汉区教育局以“小伢当家”系列活动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江汉区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除了此次的楚菜劳动实践展示活动,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如校园种植、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劳动场景中锻炼技能、培养品质。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核心一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文化、锤炼技能,为终身发展奠基。这种对劳动教育的深刻认识与坚定践行,让江汉区的劳动教育走在了前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江汉教育一域窥探湖北教育全貌,我们能看到全省教育系统在推动劳动教育方面的决心与行动。在今年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王忠林提到了“五颗心”,即红心、热心、诚心、爱心、恒心,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支点建设之基。劳动教育正是践行这“五颗心”的重要体现。江汉区积极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温馨课堂,学校成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成为劳动教育的广阔舞台。未来,江汉区教育系统还将推出更多融合江汉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深入了解家乡文化,锻造品格、收获幸福。这不仅是江汉教育的探索,也为全省劳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全省各地可借鉴江汉区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让劳动教育成为全省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江汉区教育在劳动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成长的道路。通过这场舌尖上的劳动实践,江汉区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烹饪技能,更让他们在劳动中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推出更多融合江汉文化的实践活动,是江汉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教育将成为师生成长的“卓越强基”,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品格的塑造与幸福的体验。相信在劳动教育的滋养下,江汉区的莘莘学子定能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江汉区乃至全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也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以爱为基,以劳为径,照亮学生前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