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妍 通讯员 深卫信
5月20日,一本来自东方的“小册子”首次亮相世卫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赴日内瓦出席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特意带去了一本宣传册,向参会的世界各国代表推介中国首个“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CIHA)。
5月24日,这个标准再次吸引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的目光。5月24至25日,“2025国际医院认证与质量安全发展大会”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世卫组织、国际医疗质量协会专家,以及埃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代表等分享交流了国际医院认证与医疗质量安全的实践经验。
大会由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SHARC)、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ua)、香港医院管理局(HA)共同主办。此外,2025香港医院管理局研讨大会的深圳会场也在前海同期举办。这是香港医管局首次在香港以外举行大型医学会议。

WHO:CIHA是全球医院认证的里程碑
2025国际医院认证与质量安全发展大会以“一带一路合作助力打造最佳医疗认证体系,提升患者安全”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医疗卫生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讨医疗质量安全全球挑战与应对策略、国际医院评审认证体系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主题。

开幕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刘利群、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吴红艳,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综合卫生服务司司长Rudi Eggers、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ua)主席Ezequiel Garcia Elorrio为大会致辞。
为什么要强调医院的认证?因为可以避免患者在医院期间受到的不必要伤害。
世卫总部综合卫生服务司司长Rudi Eggers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医疗服务质量不佳导致的死亡,占了所有可预防、可治疗疾病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为此,世卫组织发起了《2021年至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旨在减少医疗中可避免的伤害。在此背景下,医院认证将成为推动全球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它将帮助医疗机构建立起标准化的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医疗文化。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国际医院认证体系成为了这一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机构与全球卓越基准接轨的决心。
CIHA从深圳出发,落地香港,走向“一带一路”
在中国内地,“三甲”过去一直是医院评审的最高标准,也是老百姓心中的“金字招牌”。2020年12月,深圳成立非营利性的第三方评审评价研究中心——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通过对“三甲”标准的升级和与国际标准的融合,编制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CIHA)。
2022年2月,CIHA上升为“国际标准”,以97%的得分率获得国际医疗质量协会外部评审会(ISQua EEA)权威认证,成为中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与美国JCI、澳大利亚ACHS等知名的国际标准“同台竞技”。
2023年3月起,CIHA在全国启动医院评审认证,目前已有香港、北京、浙江、安徽、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及海南省30多家医院参加评审。
2025年3月12日,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获中国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授牌仪式,继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后,成为香港第二间通过CIHA评审认证的医院,这是CIHA走出境外的又一实践。
当日,香港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与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小平签署《推进2025年度香港公立医院国际认证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025-2026年度推动另外3家医院参加CIHA的认证,分别为玛丽医院、基督教联合医院、屯门医院。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亦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期待借助香港的“超级联系人”角色,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标准化合作,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医疗质量安全提升的“朋友圈”。
大会上,部分已通过CIHA认证的医院代表分享了实践经验,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应逸、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苏洁莹医生等。安盛保险(香港及快澳门)首席医疗总监、原香港医管局总行政经理邱家骏,从医院管理者、保险公司代表的双重角度,分享了《医院认证对保险公司的意义》。对于医疗机构来说,CIHA是ISQua认可的国际标准,通过CIHA认证,意味着打开了国际商业保险公司直接结算的“绿色通道”。
“一带一路”也是本次大会的焦点议题。大会设置了“‘一带一路’国家分享—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的策略”主会场,来自埃及、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代表分享了本土实践经验。埃及医疗服务认证与监管总局主席Ahmed Taha提出:“公正文化是医疗安全的基石,需通过领导力策略将其嵌入医疗服务全流程。”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李咏梅教授表示:“中国国际医院认证(CIHA)将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国家医疗质量提升的桥梁。”
大会还关注时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在“AI赋能医疗服务新纪元”分会场,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赵祎鑫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前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于广军探讨了AI从临床决策到科研范式的革新潜力。圆桌讨论环节由来自中国顶尖医院的院长们就“人工智能的医疗应用风险与数据价值挖掘”展开了深度对话。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