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用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征程上,统一战线要持续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1951年,云南普洱专区各族群众举行盟誓大会,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立下誓词碑,表示“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亲切勉励他们“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图为2024年9月25日,当地群众欢聚在民族团结园里。 新华社记者 王静颐/摄
着力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要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增强制度自信、提升制度效能、发挥制度优势。引导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发挥作用,在参政议政中聚众智,在民主监督中建诤言,在政党协商中献良策,在社会服务中出实招,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切实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成效。
着力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要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着力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党妥善处理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中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等多种关系,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实现了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奋斗的关键所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既要保护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最大限度团结信教群众,也要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五个认同”,引导他们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不断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促进阶层关系和谐,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阶层新群体不断涌现,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妥善处理的现实课题。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凝聚共识为根本,以爱国奋斗为目的,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政策举措、方法手段,增强各阶层各群体对党的向心力。坚持政治引领、价值观引领、事业引领,增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支持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奋斗一线。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思路,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好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组织以及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功能,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施展才华抱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在民营经济人士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民营经济人士深入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发展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着力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血脉相连的中华儿女,做好他们的工作,对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定贯彻“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持续推进反“独”促统,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作用,完善涉侨法律法规政策,深化为侨服务,鼓励支持侨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海外爱国力量建设,“以侨为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引导广大侨胞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齐奋斗,在共担民族复兴重任、共享民族复兴荣光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详见:中共中央统战部《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策划:柴潇凡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