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疾控紧急提醒:这些人需配合隔离治疗

时间:2025-07-17 14:38:00

7月15日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

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截至通报发布

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

均为轻症病例

据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7月15日情况通报:

2025年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7月15日

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请及早做好预防措施

如果在国外回来的人员

在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

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

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

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隔离治疗

基孔肯雅热是啥?

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

一起来看看

↓↓↓

什么是基孔肯亚热?

感染会有什么症状?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导致的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虫媒传染病。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该病好发于夏秋季(即每年5-10月),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

1.高烧急袭:患者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体温持续高烧不退,就像身体里有个“小火炉”熊熊燃烧。

2.剧痛缠身: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浑身疼得就像被人施了“酷刑”,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疼到让人走路都打战。

3.皮疹显现:高烧数天后,过半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基孔肯雅热的多数患者为轻症,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预防。

4.另外还会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

虽然急性症状5-7天就会消退,但63%的患者关节痛会持续1年,12%的人甚至要忍受3-5年!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肝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谁容易中招?

哪里风险高?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被带毒蚊子叮咬都可能感染。但在不同地区表现有差异。在长期流行区(如非洲、东南亚),儿童更容易发病。

高风险地区包括:

  • 非洲:坦桑尼亚、南非等
  • 亚洲: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 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巴西等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云南、广东、浙江等地也曾发现过输入性或本地病例。特别是夏季蚊虫活跃期,风险更高!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出国旅游需谨慎,远离“基孔”保健康!

近期计划出游人员: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流行地区返回人员: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1-12天,如曾在流行地区旅居返回人员在返回本地后12天内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境外/国内旅居史。

如果在国外回来的人员在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隔离治疗。

此外

日常家居需防蚊很重要

如有不适速就医!

1.除积水灭蚊虫:清除积水(蚊子的"育婴室"),水培植物改土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剂

2.做好防蚊措施:安装纱窗纱门,室内可用蚊香、灭蚊灯、使用蚊帐,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等

3.有症状需就医: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基孔肯雅热,主要是对症处理,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蚊虫活动频繁

大家务必做好防蚊措施

出现症状尽早就诊

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快转发扩散

提醒更多人

【来源:深圳市疾控中心、广东疾控、国家应急广播、央视网、央视新闻、广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