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校可适度扩容,但需要警惕“扩张潮”

时间:2025-03-31 23:00:00

近两年来,一些省份密集推动高校建设,弥补高等教育的短板。而在高等教育重镇西安,也正在悄然掀起一股“另类”高校扩张潮——建设新校区。

3月27日,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西北大学沣西校区(未来科创城)”组团一到组团十的系列招标计划,该项目总投资约40.2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021亩,包括图书馆、科研楼等项目逐步浮出水面。

种种迹象显示,就像20年前悄然崛起的长安大学城,如今西咸新区尤其是沣西新城,正在成为西安高校新一轮扩张的主阵地。

西安高校的新一轮扩张,有一个特点是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据媒体报道,以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为窗口,西安高校正在迎来新一轮“扩张潮”,包括空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推动新校区建设。

这被认为是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举措。然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举扩张,不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还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进一步挤占普通本科、民办院校的发展空间,二是缺乏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

根据适龄学生变化趋势,我国当前需要“双一流”建设高校适度扩容,但是,必须防止“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容出现“扩张潮”。这会进一步刺激唯名校论,引导学生、家长追逐名校。同时,要避免高校的扩张带来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过剩,要结合适龄学生变化,引导高校理性扩容,前瞻性规划高等教育发展。

根据出生人口变化趋势,我国各地的高考高峰将在2035年前后到来——2016年、2017年是新世纪的出生人口高峰,加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高,2023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8%。为满足适龄学生上高中、读大学的需求,我国接下来有必要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优质本科扩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去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招1.6万人,今年进一步扩招2万人。

这对于考生来说,当然是利好,能有更多机会进名校。这也成为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进一步征地盖房、建新校区的理由。站在学校角度,这是一个扩大办学规模的好机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依托这些高校的扩张,增加了优质高等教育的供给。

然而,如果从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看,新一轮高校“扩张潮”,却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和20年前的扩张主要满足学生上大学的需求不同的是,这一轮扩张是满足更多学生“上好大学”的需求,提高“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录取率。据统计,我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仅占5.13%。

但是,优质高校的“扩张潮”,首先会带来优质资源被稀释,以及挤占其他普通本科、民办院校发展空间的问题。随着优质本科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普通本科、民办院校的招生吸引力会随之下降。这不是由学校的办学质量决定的,而是由学校的身份、地位决定的。如在西安,只要“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必然会抢走报考其他本科院校的生源。

这一问题可能在未来几年还不突出。而在10年后,可能会带来民办院校、职业本科的关闭潮,以及整体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全日制本专科招生规模已经达到1042万,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55.07万人。而我国2023年的出生人口为902万。也就是说,就算维持2023年的招生规模不变,到2041年,我国高校的招生缺口也会达到100万人之多,这还没有考虑部分学生因为身体等原因不适合上大学的情况。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审批高校的扩张规划时,必须十分谨慎,要具有前瞻性。目前看来,除了优质本科扩容外,普通公办本科也在扩容,按照本科院校的扩容趋势,如果每年扩招比例为3%(根据不少高校公布的扩招数,实际可能会超过3%),那么15年累计扩招会达到60%,本科招生规模会在2040年达到780万人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到2041年,几乎所有适龄孩子都可以读本科了。

那么,现在的高职院校以及民办本科以后将何去何从?极有可能出现的景象就是如当前幼儿园一样大规模倒闭、关停。而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资产闲置、教师失业、学生转学安置等。虽然根据出生人口变化,部分高职院校、民办院校在未来因生源减少而关门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接下来几年各地以发展优质高等教育为名鼓励优质本科扩招,会让这一问题更突出。

在这方面,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因受少子化冲击而倒闭的问题,就是前车之鉴。据报道,因生源危机,2023年12月,日本的奈良佐保短期大学、修实短期大学、福冈女学院短期大学、武库川女子大学短期大学部、美作大学短期大学部、铃鹿大学短期大学部相继宣布停止招生。仅2022年一年,日本至少有12所大学停止招生。在韩国,从2018年到2023年,韩国地方大学有二十多个专业已全部消失。在2023年韩国大学统一招生中,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无人报考。2024年台湾高校秋季学期刚开始一周,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便召开了“台湾私立高校退场审议会”,正式宣布东方设计大学、环球科技大学、大同技术学院和明道大学将完成退场,成为历史。根据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显示,到2028学年,预计大专院校的新生人数将降至15.7万人。由于公立大专院校每年招收超过12万名新生,届时大约80%的学生将能够进入公立学校。台湾地区2028年将出现高校倒闭潮。

另外,这些征地扩张的高校,会投入几十亿买地、建房,但可能在投入招生几年之后,因生源减少,这些新建的校区就会被闲置,新招的教师也很快被辞退。就如我国为应对幼儿园入园高峰(2019、2020年),在2016年前后鼓励新建幼儿园(公办园与民办园),结果有一些幼儿园还没有投入使用,就因招不到幼儿而闲置,还有的幼儿园刚正式招生一两年,就关闭,幼儿园的倒闭潮与之前的大干快上有关。如果说当时新建幼儿园还没有预测到后来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一定程度可以理解,而如今在明知适龄学生会在十多年后大幅减少的背景下,还鼓励高校大搞征地扩张,就缺乏足够的理性,难言科学决策。

再者,这会加剧我国社会的唯名校、唯学历问题,并进一步刺激学历高消费。按照高校扩招趋势,再加上社会对学历的追逐,我国到2041年前后,会实现本科教育100%,这从教育发展角度来说,满足了所有家庭孩子都上本科的需求,但是,学历贬值、学历高消费会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这是我国接下来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优质本科院校可适度扩招,但不能出现扩张潮。当前,更需要办好每所已有的高等院校。通过分类管理、分类发展,鼓励每所高等院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并在自身定位上办出高质量与特色。这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建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熊丙奇

责编 辛省志